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防:准媽媽妊娠高血壓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主要症狀

潘明明教授說,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一般發生在懷孕5個月後, 出現高血壓、蛋白尿等一系列症狀的綜合征, 嚴重時會出現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醫學上稱為“子癇”。 它嚴重地威脅著母胎生命安全。 由於發病原因尚不清楚, 因此難以完全避免。

易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人群

1、遺傳的力量是無窮的。 調查顯示有的子癇前期孕婦有家族史。 特別是至親的媽媽或骨肉相連的姐妹有高血壓的孕媽更易患此病。

2、精神易緊張的女性, 精神易緊張的人本身血壓就容易升高。

3、初產婦、高齡初產的女性、多胎妊娠的人都是此病的高發人群。

4、孕前已被確診患有慢性高血壓、腎炎、糖尿病的孕婦更要密切關注血壓指數。

5、孕前超重, 即BMI=體重(kg)÷身高m2>24會增加孕後血壓升高的危險。

6、超重固然害處多多, 但營養不良(如低蛋白血症、嚴重貧血)同樣也會引發此病。

7、羊水過多、巨大兒及葡萄胎等都會使子宮張力過高, 引起高血壓。

8、寒冷和氣溫的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冒, 也增加了准媽媽患上疾病的危險。

9、近年來的缺鈣學說提示, 血鈣的降低也是疾病易發的因素之一。

對母親的影響——

妊娠高血壓由於全身小動脈痙攣使各臟器產生病變。

1、腦:腦部動脈痙攣, 引起腦組織缺血、水腫, 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和抽搐等症狀, 嚴重時腦部血管收縮伴有血管栓塞,

出現點狀出血, 這些病人常可引起昏迷。

2、腎臟:腎臟缺血, 毛細血管血栓形成以致腎功能受損, 可引起蛋白尿、少尿, 嚴重者可出現腎功能衰竭。

3、心臟:心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時, 可使心肌缺血, 水腫及點狀出血與壞死。 由於周圍動脈痙攣, 阻力增加, 心臟負擔加重, 可出現心力衰竭。

4、肝臟:重度子癇前期時, 可引起肝臟表面出血, 而有上腹部不適, 嚴重時形成血腫, 甚至肝破裂出血。

5、眼:視網膜小動脈痙攣、缺血以及高度水腫時, 出現眼花、視力模糊, 嚴重時可引起暫時性失明。

6、胎盤:胎盤螺旋動脈呈急性的粥樣硬化, 胎盤血管破裂可致胎盤早剝。

妊娠高血壓可引起全身各臟器的改變, 發現後應及時診治,

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對胎兒的影響——

妊娠高血壓疾病對胎盤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會對胎盤造成供血不足, 這樣必然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體重減輕。 如果在此基礎上再發生血管內栓塞, 則更易促使胎兒窒息甚至死亡, 胎兒窘迫就是胎兒缺氧窒息的現象.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