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增生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 有關節變形、活動受限、疼痛等症狀, 影響患者生活和工作, 需及時治療。 中醫辨證治療骨質增生, 痛苦小, 患者容易接受。
外邪痹阻型
症狀:患者肩背、四肢疼痛, 頸部僵硬, 活動受限, 喜熱惡寒, 後頸部可以觸及條索狀物和壓痛點, 上肢沉重無力, 伴有頭沉、胸悶等症狀, 舌質正常或發黯, 脈沉遲或弦滑。
方藥:消痹湯。 羌活15g, 防風12g, 當歸12g, 炙甘草6g, 赤白芍12g, 炙黃芪15g, 生薑6g, 蘇木10g。
治法:祛風散寒、舒經通絡除痹。
痰濕阻滯型
症狀:頭頸部疼痛, 肩部酸脹、疼痛, 肢體沉重, 伴有胸悶、疲乏症狀, 患者苔白膩,
方藥:茯苓12g, 黃芩10g, 陳皮12g, 五味子10g, 桔梗6g, 姜半夏9g, 白芥子10g, 地龍12g, 膽南星10g。
治法:燥濕化痰, 理氣通絡。
氣滯血瘀型
症狀:頭頸、肩背以及四肢麻木、刺痛夜間加重, 伴有頭暈眼花, 視物模糊, 失眠健忘、胸悶、胸痛、煩躁。 患者舌質紫黯, 脈細澀澀。
方藥:化瘀通痹湯。 當歸18g, 丹參30g, 雞血藤21g, 制乳沒各9g, 元胡12g, 葛根18g , 透骨草21g, 薑黃12g, 穿山甲10g, 地龍12g。
治法:活血化瘀, 疏通經絡。
氣血虛弱型
症狀:頭頸部酸痛不適、肩臂麻木、多夢、盜汗, 伴有頭昏目眩、心悸氣短, 患者舌淡苔薄白, 脈細弱。
方藥:黃芪15g, 赤白芍各12g, 桂枝10g, 鹿角粉6g, 雞血藤15g, 生薑6g, 大棗4枚。
治法:益氣養血, 通絡行痹。
肝腎虧虛型
症狀:肩頸不適, 頭部脹痛, 眩暈, 伴乏力, 健忘、腰膝酸軟。 患者舌體瘦、質紅絳、少苔或無苔, 脈弦細。
方藥:熟地15g,
治法:益精補腎,
滋陰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