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骨科>正文

股骨頭壞死診療流程

股骨頭壞死Ⅰ期患者無臨床症狀, 多在高風險患者的篩查中得到診斷, 或在已有單側ANFH時行MRI檢查時發現對側壞死病灶, Ⅰ期患者均採用單純自體骨髓幹細胞移植, 不行髓芯減壓。 Ⅱ期患者股骨頭壞死尚未出現塌陷, 但可伴有疼痛及功能障礙, 我們認為疼痛原因有四:一是壞死後形成骨髓水腫及髓內高壓:二是骨壞死後骨強度下降導致微骨折引起的疼痛;三是骨壞死發生後影響關節正常代謝, 關節內血液迴圈障礙導致滑膜炎症、滲出水腫、關節積液、軟骨退變;四是關節周圍韌帶肌肉因炎症刺激痙攣等導致關節周圍疼痛。

Ⅲ期患者股骨頭出現輕度塌陷, 明顯囊腔形成、死骨及再生硬化骨。 Ⅳ期股骨頭塌陷, 頭頸交界處骨與軟骨贅形成, 出現關節退變改變。

為準確分期, 應做好以下檢診工作:

病史:酒精、激素、髖關節非骨折性外傷、特發性等。 病史採集與專科檢查在發現病因、瞭解功能狀態等方面均十分重要。

相關實驗室檢查:血常規、血脂、血沉、C反應蛋白、鹼性磷酸酶, 在鑒別診斷中有意義, 均應常規進行。

X線片檢查:雙髖正位、蛙式位。

雙髖MRI:確定並鑒別診斷, 測量壞死範圍, 關節炎症狀態, 骨髓水腫程度。

同位素丹掃描:可見特徵性骨壞死形成的濃聚, 典型的呈股骨頭中央低濃聚, 周圍因成骨反應呈高濃聚的炸麵包圈征。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