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體功能發育不全, 是臨床常見的不孕不育因素。 由於黃體不能產生足夠的孕激素, 使受孕的機會減少, 有的即使受孕後因黃體不足受孕卵不能正常種植, 是婦女不孕和習慣性流產的原因之一。
據臨床觀察, 不排卵、卵巢囊腫、抗精子抗體陽性等疾病的婦女, 常常黃體發育不全的表現。
對於黃體的形成和退化過程發生障礙, 臨床上西醫分為黃體發育不全和黃體萎縮不全兩種情況。
黃體期正常為12-14天, 黃體發育不全的婦女, 臨床表現為黃體期過短不足12天或黃體期的天數正常而功能不足, 基礎體溫上升不足0.5度即孕酮分泌較低,
臨床表現為經前點滴出血, 月經提前來潮經量多少不一。 同時, 育齡婦女還由於黃體功能不足, 臨床上, 常見有早期流產、習慣性流產以及不孕等症狀。
由於黃體不健全不能分泌足夠的孕激素, 經前的子宮內膜仍停留在早期分泌階段, 而且分泌反應欠佳線體上有輕度彎曲, 使得難受孕。
黃體不全的婦女, 因黃體不能按期萎縮退化或不完全退化持續分泌少量孕激素, 使得子宮內膜不能按正常的時間剝落。 臨床表現為, 月經週期正常, 但經期延長, 可達9-10天甚至更長, 量不太多, 基礎體溫雙相, 但在經期時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