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減少藥效流失 四種中藥材要包著煎

對於現在的很多人來說, 治病吃藥一般都是採用西藥, 當然西藥簡單方便, 不過中藥也尤其自己的優勢, 在很多疾病方法也有著獨特的瞭解, 也有很多人對中藥十分的信賴, 當然中藥大都是生藥, 需要對其進行煎煮泡制, 不過就是肩帶的煎煮也有很多的穴位, 如果煎煮方式不當可能會讓藥效流失, 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下不同種類的中藥如何煎煮可以避免藥效的流失。

1、有黏稠液質的宜包煎

如白及、神曲、淡豆豉等, 其黏液質使煎液黏度增大, 煎液流動性降低, 藥液稠化一來易粘鍋, 二來濾藥困難,

三是易使藥渣吸附而造成有效成分的損失, 四是服藥時口中黏滯不爽, 易使患者噁心。 為免除上述弊端, 這類藥宜包煎。

2、質地輕浮類宜包煎

某些細小、質軟、質輕不沉于水的中藥材, 如菟絲子、葶藶子、地膚子、蛇床子、小茴香、鶴虱等, 水煎時易浮在水面上而難以得到充分煎煮, 因而有效物的煎出量相對減少, 亦給過濾藥汁帶來困難。 因此, 煎煮時必須用紗布包煎。

3、有毛或雜質的宜包煎

枇杷葉背面密被褐色絨毛, 石韋葉柄上被星狀毛、葉下被星狀鱗毛, 蠶沙常夾有泥土、碎桑枝葉等, 此類藥材若不包煎, 極易混入湯液, 既難於潷盡, 服後又易刺激咽喉、消化道而帶來不良後果。 為安全起見, 這些藥物宜包煎。

4、導致藥液混濁的宜包煎

一般礦石、貝殼類藥材應打碎先煎, 以增加其溶解度, 如石膏、代赭石等。 但這些藥材入湯劑易使湯液混濁, 不利服用, 因此宜包煎。

煎中藥其它注意事項

一般來講, 煎藥前要用冷水浸泡藥物, 使藥物完全被水滲透, 這樣便於有效成分的溶解, 然後再加水煎煮。 煎藥時, 通常先用武火將藥液燒開, 再用文火慢慢地煎。 一服藥通常煎兩次, 兩次煎出的藥混合在一起, 總量大約300~500毫升, 然後分兩碗, 早晚各服一碗。

在尋求準確的煎中藥時間時, 我們需特別注意的是, 由於藥物的質地不同, 煎藥的方法、程式、時間也各有不同, 比如說有些藥要先煎後下, 有些藥要另煎, 有些藥要包煎等。 一些解表藥的煎煮時間應該短一些, 藿香、佩蘭、薄荷等芳香類藥物以及一些鮮藥煎煮時間也要短些,

通常在其他藥物快要煎好時再下, 聞香即止。 而一些礦物類、貝殼類或動物類的藥物, 如生石膏、磁石、生牡蠣、生石決明等, 由於質地比較堅硬, 需要先煎20分鐘左右, 再下其他的藥物同煎。 另外, 還有一些需要包煎的藥物, 如種子類體積較小的、粉末狀的、容易燒焦的藥物, 或帶毛刺、容易刺激嗓子或消化道的藥物等, 應該用紗布包好之後再煎煮。

煎中藥時間隨藥物的質地、煎法及程式不同而不同。 同樣, 中藥的服用方法也要靈活運用。 現在一般都習慣於一劑藥服2次, 早上飯前空腹服用, 晚上飯後睡前服用。 對於那些胃腸有刺激的藥則宜飯後服;失眠的藥則在睡前服;服中藥困難的患者,

可以少量多次分服;急重病則不分時間服。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