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
1、玉容丸
鉛粉90克, 白及、白蘞各15克, 幹胭脂15克, 雞子清適量。 以上前四種藥, 共研細末, 用雞子清調和為丸, 如棗或雞子大均可。 用以洗面, 可以美化面容, 使人細膩紅潤, 兼去面部色素沉著, 並可遮掩面部缺陷。
2、白麵方
牡蠣90克(燒為粉), 土瓜根30克, 白蜜適量。 先將牡蠣、土瓜根研為細末, 然後用蜜調和。 每晚用以塗面, 早晨用溫水洗去。 此方可以使皮膚白皙。
3、千金塗手面方
豬蹄2具, 白粱米500克, 白茯苓、商陸各150克, 白芷、槁本60克, 玉竹30克, 桃仁250克, 甘松、零陵香30克。 先將豬蹄、白粱米用水煎煮, 直至豬蹄熟爛, 取汁1500毫升, 然後加入白茯苓末、商陸末、白芷末、槁本末、玉竹末、桃仁泥,
4、利汗紅粉方
滑石500克(水飛過), 紫粉9克, 輕粉15克, 麝香少許。 以上藥物, 共研極細末, 以其粉如肉色為度。 用以敷面, 可以美化面容, 使皮膚白潤細膩。
5、添容丸
輕粉、黃芩、白芷、白附子、防風各3克。 各為細末, 蜜調為丸。 每次洗面之時, 用其搽抹數遍, 臨睡之時, 又重複洗面搽抹。 可以治療粉刺。
6、張貴妃 面膏
取新生雞蛋一隻, 殼上開一小孔, 去黃留清, 裝入朱砂細末20克;用蠟封孔後與其它雞蛋一起讓母雞孵化, 待其它蛋孵化出來後即可取用,
7、太平公主面藥
農曆三月三采桃花, 陰乾研細末;七月初取烏骨雞血, 與桃花末調和成糊狀即可, 用時取適量敷面及其他部位。 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則天最寵愛的女兒, 此方是她用來美容的面藥, 不僅可以滋養皮膚, 促進其新陳代謝而令“面白脫如雪, 身光白如素”, 而且還能防治某些皮膚病(如白癜風等)。
8、天后澤面方
於端午節曰采益母草全草, 去土曬乾, 研細過篩, 加適量麵粉與水調和, 捏丸如雞蛋大, 再曬乾;然後置藥于黃泥爐灶(四壁各開一小孔)中間, 爐頂灶底鋪炭, 先以猛之燒15分鐘, 後改微火,
9、楊太真紅玉膏
用去皮杏仁、滑石、輕粉各等份, 研為細末;放甑內蒸過後, 加入少許冰片、麝香, 與雞蛋清調合即成。 於每曰早晚洗面後, 取少許塗擦顏面。 楊太真即是唐明皇的貴妃楊玉環。 紅玉膏是為她增色的秘方。 《魯府禁方》稱其有潔淨潤澤皮膚, 通利血絡毛竅, “令面紅潤悅澤, 旬曰後色如紅玉”之功效。
10、金國宮女八白散
白丁香、白蒺藜、白僵蠶、白芨、白醜各90克, 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 皂角(去皮、弦)三個,
11、永和公主澡豆方
取白芨、白蘞、白術、白茯苓、白附子、鹿角膠各90克, 白芷60克, 桃仁、杏仁各50克, 沉香30克, 皂莢5個。 先將米泔水2000毫升煎沸片刻, 投入鹿角膠使之融化, 再加入糯米200克, 煮成粥, 將此粥攤薄曬乾後, 同諸藥共研為細末, 與大豆粉500克合勻;另用蜂蜜、白酒各60毫升, 加熱後拌入藥末中, 曬乾後再加入麝香1.5克拌勻, 密封貯存, 用時取少量敷面片刻, 然後共洗頸、手等需要呵護的部位。 此方出自北宋官方所編撰的《太平聖惠方》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