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由於人體內外各種有害因素引起的大腦功能紊亂, 導致知覺、意識、情感、思維、行為和智慧等障礙的一類疾病, 特點是心理狀態的異常, 表現為各種各樣的精神症狀。 如錯誤的判斷時間、地點、人物;覺察不到自已的精神活動或軀體的存在;感到自己的言語思維、行為不由自己支配而由外力支配;客觀現實中並不存在某種事物, 病人卻感知有;病態的、錯誤的判斷和推理, 因而是與事實不符合的錯誤的想法, 但患者卻堅信不移, 不能以親身體驗與經歷加以糾正, 淡漠、不關心周圍的一切等。
精神病是一種危害極大的精神類疾病, 患者經常會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來, 有時他們也控制不住自己, 這樣對患者本身, 家庭和社會都會產生不良影響。 假如能及早發現並及早治療精神病患者, 不僅有利於患者的康復, 而且對整個社會的穩定也會起到積極作用, 那麼, 怎麼判斷一個人是不是得了精神病呢?
活動異常, 精神活動的異常, 如出現怪異行為, 做些不可理解的動作(如跪拜);或有破壞行為;或攻擊性行為, 梳妝比平時過份妖豔或怪異;或蓬頭垢面、不留意衛生。 如對外界刺激沒反應, 發呆, 留意力不集中等。
有聽幻覺, 病人的耳邊聽到說話的聲音, 實在周圍無人, 而這些聲音可能責駡病人或讚美他, 這些現象可從他的自言自語、無端失笑、或指手畫腳、無端發脾氣等來判定他可能有幻聽的症狀。
妄想, 最常見的是病人有一些希奇的脫離現實的想法主意, 他們對某些事物有錯誤的看法, 卻深信不移, 譬如以為周圍發生的事都和他有關, 或都在說他的壞話;相信別人會害他;以為自己被外來的氣力所控制;或者相信自己做了對不起人的事等。
性格改變, 原來是熱情、樂觀、合群、善於交往的外向型性格的人, 突然變得沉默沉靜寡言、孤傲, 對以往很合得來的人亦不理睬、疏遠。 對沒有特殊原因, 突然發生了顯著性格改變的人應引起正視。
情緒失常, 精神病人的情緒改變往往是毫無原因的, 即使小“刺激”, 也會引起大“反應”。 如躁狂症病人常表現終日喜氣洋洋, 過分熱情。 抑鬱症病人則表現情緒低落, 抑鬱寡歡。 還有一些病人泛起情感倒錯, 如聽到不幸的動靜反而哈哈大笑, 得知興奮的事卻唉聲歎氣。
生活異常, 如工作或家事無法持續;或學業成績一落千丈, 卻找不出公道的原因可以解釋;不能照顧自己, 顯得較幼稚;或人際關係退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