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發展到晚期時, 股骨頭塌陷、碎裂, 關節結構破壞, 非手術療法已不能能解決問題, 只能進行手術治療。 人工股骨頭置換是50歲以上老年人最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 通過手術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後, 可使病人達到完全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 畢竟人工股骨頭是由非人體正常組織製成的, 因而不能夠像正常人體組織那樣不斷地再生長, 長時間使用之後, 勢必造成一定的磨損, 最終完全損壞, 出現關節的再次殘廢。 這就是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為什麼必須在50歲以上才能實施的緣故。
駝過實驗證實, 人工股骨頭假體置入人體內, 其抗磨損能力一般在10~15年, 這僅僅是一般情況下下的實驗結果。 如果是青壯年人進行人工股骨頭假體置換的話, 由於其活動頻率大, 受力強度高, 在正常生活環境下出現人工假體損壞的時間就要相對縮短, 一般在10年以內。 對於老年人而方, 活動頻率小, 受力強度低, 而且日常生活中可允許其減少相應活動, 對人工股骨頭假體的磨損程度就可大大降低, 多數情況下可維持15~20年, 以至更長時間。 所以, 對於超過50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講, 進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後, 配合一些相應措施, 人工假體基本可以保證維持陪伴一生, 完全不必有過多的顧慮。
人工股骨頭假體置換手術是一個相對複雜的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