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是遺傳角化障礙性皮膚病, 多會表現為皮膚乾燥、粗糙如魚鱗。 那麼, 檢查診斷魚鱗病的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 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根據出生後不久發病, 有魚鱗狀或蛇皮狀外觀伴有脫屑, 為冬重夏輕周而復始的發病情況, 分佈部位, 診斷易確定。 但應除外由於紅斑狼瘡、淋巴網狀系統腫瘤、膠質瘤、肉樣瘤、瘤型麻風等病引起的獲得性魚鱗病。 後者一般發病較晚, 可在其他表現出現數周或數月後才表現出來, 常累及軀幹和四肢, 屈側很少有皮損, 原發病治療後皮損常獲得改善。
1、顯性尋常型魚鱗病:出生後3月-5歲之間發病。 皮膚乾燥、上覆灰白色至淡棕色菱形或多角形鱗屑, 周邊翹起, 中央緊貼皮膚。 主要分佈在四肢伸側、背部。
2、性聯尋常型魚鱗病:出生後3個月內發病, 僅男性受累。 皮膚乾燥粗厚, 上覆大而深棕色鱗屑, 冬重夏輕。 隨年齡增長, 損害不變, 甚至加劇。 皮損分佈全身, 以頭面、側面、耳前、頸受累最重。 屈側常被累及。 這是檢查診斷魚鱗病的方法之一。
3、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出生時全身即有鎧甲樣多層鱗屑, 脫落後出現粗糙濕潤面, 可有鬆弛性大胞:嚴重者手足呈爪形。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4、層板狀魚鱗病:嬰兒全身生後為一層廣泛火棉膠狀膜緊緊包裹,
以上內容主要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檢查診斷魚鱗病的方法有哪些, 希望能幫助大家及早發現疾病。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瞭解的, 可以諮詢我院的線上專家。
魚鱗病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