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資料表明, 新生兒出現血小板減少的幾率為1%~5%, (不論胎齡, 新生兒血小板≥150×109/L, 低於此值時為血小板減少)出現血小板減少主要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
1、血小板產生受損
相關資料表明, 75%的患兒在出生時或者胎盤功能不全、先兆子癇、宮內缺氧、胎兒宮內生長遲緩等情況引起血小板及巨核細胞生成受損。
2、血小板的消耗增加以及隔離
其原因包括:母體的抗體通過胎盤進入人體, 使胎兒的血小板受到破壞,較少見;圍產期窒息及嚴重感染造成的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造成凝血因數和血小板無限制的迅速消耗。
3、其他
如感染, 服用藥物、以及以上多種機制聯合存在時, 造成新生兒血小板的減少。
由於新生兒血小板減少很危險, 因此, 家長應提高警惕, 密切關注患兒的症狀表現, 及早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