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診斷方法

約20%-30%使用肝素的患者出現血小板減少, 使之成為住院患者血小板減少的最常見原因。 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HIT)可以分為I型和Ⅱ型。

I型 大部分患者是1型HIT。 這是由非免疫機制引起血小板啟動而被網狀內皮細胞清除所致。 此型無需停用肝素, 也能自行恢復。

Ⅱ型 3%-5%接受普通肝素治療的患者會發生Ⅱ型HIT。 Ⅱ型HIT常發生在普通肝素治療5-14天后.遲於I 型HIT。 然而, Ⅱ型HIT在3-4個月前曾進行肝素治療的患者再次接受肝素治療時也可早期出現。

診斷

本病的診斷比較困難, 尤其是有多種可能解釋患者血小板減少時。 若無其他病因, 接受肝素治療5~14天的患者連續2天血小板計數低於100×109/L,

應考慮為HIT。 對於疑難病例, 可在停用肝素6 - 12 小時後再計數血小板, 若血小板數開始上升, 且有肝素依賴性抗體, 則診斷可以成立。

Ⅱ型HIT的診斷主要靠臨床和高度的警惕性。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估HIT的實驗室檢查被廣泛認可。 血清素釋放法被認為是“金標準”, 但因技術上存在困難, 沒被廣泛使用。 因假陰性率高,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陰性也不能完全確診HIT。 此外, 許多接受肝素治療、酶聯免疫吸附試驗陽性的患者, 既沒有出現血小板減少, 也無血栓性併發症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