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個月的樂樂為媽媽的減肥事業做了不少貢獻。 為何?因為樂樂最近都不好好睡覺, 一到晚上就大哭大鬧, 樂樂媽媽也沒得睡覺, 要一直哄他, 他才肯停止大哭, 但就是不睡覺。 樂樂早上可以好好休息, 可是我們的樂樂媽早上還要上班呢, 休息不夠的樂樂媽能不瘦嗎?
小編點評:寶寶不好好睡覺是因為有體力週期。
隨著年齡的增長, 睡眠時間會逐漸縮短。 因為睡眠的功能之一是能量儲存, 寶寶的早期由於視覺、聽覺神經均發育不完善, 對外界的各種聲光刺激容易疲勞, 所以睡眠時間長。 隨年齡的增長,
其實除了週期原因之外, 媽媽們也可以看看是否有以下的因素, 這些因素屬於非疾病因素, 但是對寶寶的睡眠產生極大的影響, 媽媽不妨參考一下吧。
1、腸絞痛
鬧騰表現:常見於小於三個月的嬰兒, 大哭數小時不止, 臉色潮紅, 雙手緊握, 四肢胡亂揮舞, 傍晚及夜間最常見。
原因:這種現象與嬰兒控制腸胃的神經尚未成熟或對牛奶過敏有關。 三個月後, 情況常會改善, 家長不要過於恐慌。
如何拆招:一般嬰兒不會對母乳過敏, 吃母乳的嬰兒也比較少發生腸絞痛,
2、夜間甩頭
鬧騰現象:這是一種規律的頭部或身體搖晃動作, 通常開始於九個月大, 男女比例約三比一, 絕大多數于四歲時消失。
原因:據推測可能是一種前庭平衡神經的自我刺激, 常被看成是過度性的一種生理現象, 而非病態, 不需要治療。
如何拆招:可以加強護理, 如:床頭、床欄加護墊等。
3、夜驚
鬧騰現象:好發于幼兒, 屬於非快速動眼期的睡眠障礙。 多半發生在前半夜, 孩子突然坐起來, 尖叫、神情錯亂、對外界無反應、眼神呆滯, 可伴心跳呼吸加速、流汗等自主神經興奮症狀, 持續約數分鐘, 難以被家長安撫, 醒來又說不出為何如此驚恐。
原因:這種夜驚現象有時因生病、壓力、睡眠不足而誘發,
如何拆招:家長不必跟著驚慌而想猛力搖醒小孩, 因為就算他被搖醒一樣不知發生何事, 於事無補。 注意睡前不可過度興奮。
4、少換尿布
鬧騰現象:調查結果發現, 穿著傳統布尿布的嬰兒中有超過50%每晚需要更換尿布超過3次, 42%每次更換尿布後, 需要5-15分鐘才能重新入睡。 另外一組嬰兒穿著優質紙尿褲, 明顯減少夜間更換次數, 減少夜間睡眠中斷頻率。
如何拆招:有條件可在夜間給寶寶使用紙尿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