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草藥>正文

藿香正氣散的處方及功效

藿香正氣散使我們夏季居家常備的一種藥品, 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它的功效和作用有多少, 大家都忽略了它, 那麼藿香正氣散究竟有什麼樣的功效與作用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瞭解下藿香正氣散的功效和作用, 以及它在臨床上的作用

方劑名稱

藿香正氣散

方劑出處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方解

方中主以藿香芳香化濕、理氣和中兼能解表;輔以蘇葉、白芷解表散寒而兼化濕滯, 三藥合用, 其解表化濕之功, 相得益彰;佐以厚樸、大腹皮去濕消滯, 半夏、陳皮理氣和胃、降逆止嘔;桔梗宣肺利膈;濕滯之成,

由於脾不健運, 脾運則濕可化, 又佐以茯苓、白術、甘草、大棗益氣健脾, 以助運化。 各藥合用, 使風寒得解而寒熱除, 氣機通暢則胸膈舒, 脾胃調和則吐瀉止。

組成

藿香9克、紫蘇6克、白芷6克、大腹皮12克、茯苓12克、白術9克、陳皮6克、厚樸9克、半夏9克、桔梗6克、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2枚。

主治

外感風寒, 內傷濕滯所致的惡寒發熱, 頭痛, 胸膈滿悶, 脘腹疼痛, 噁心嘔吐, 腸鳴腹瀉、口淡, 舌苔白膩等。

臨床運用

(1)本方為治療外感風寒、內有濕滯的四時感冒的常用方, 尤其是夏日暑濕外感而見腸胃不和更宜採用, 以惡寒發熱、頭痛、脘腹悶痛、嘔惡泄瀉、舌苔白膩為辯證要點。 現常用於治療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等屬外感兼內濕者。

(2)臨床上如表邪偏重, 寒熱無汗, 可加重蘇葉以祛風解表;如兼食滯,

胸悶腹脹, 可加神曲、萊菔子、雞內金以消積導滯;如濕偏重可以蒼術易白術以增強化濕作用;腹瀉較甚者, 可加炒扁豆、炒薏苡仁以祛濕健脾止瀉;小便短少, 加木通、澤瀉, 以祛濕利水。

(3)對水土不服所致的嘔吐瀉, 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藿香正氣散的作用和功效有了一些瞭解了呢, 藿香正氣散的用處很多, 我們對他的療效也不是瞭解只是知道可以解暑, 其實我們錯了, 它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 我們應該好好利用。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