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鬱血分, 迫血妄行型:治法:治宜清熱解毒, 涼血止血法。 方藥用犀角地黃東加減。 藥用細生地、赤芍。 丹皮、銀花、連翹、生側柏、水牛角, 犀角地黃湯為治療熱入血分的代表方。 方中水牛角鹹寒, 清營涼血, 清心解毒;生地甘苦涼, 清熱涼血, 滋陰生津;赤芍, 丹皮即可增強清熱涼血之力, 又可防止瘀血停滯, 四藥相配, 使熱清血寧, 止血而無留瘀之弊。 加銀花、連翹清熱解毒, 生側柏涼血止血。
2)陰虛內熱, 迫血妄行型:治法:治宜滋陰清熱, 涼血止血法。 方藥用茜根散加減。 藥用:茜草根、生地黃、阿膠、側柏葉、白芍、黃芪、當歸、女貞子、旱蓮草。
3)氣虛不攝, 血不循經型:治法:治宜益氣健脾攝血法。 方藥用歸脾東加減。 藥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當歸、阿膠、龍眼肉、木香、遠志、艾葉、炙甘草、炒棗仁。 本方為治療思慮過度, 勞傷心脾的常用方劑。 本方重在益氣生血, 故以黃芪、黨參為君, 補中益氣, 化生氣血。 酸棗仁、龍眼肉、當歸、阿膠補血和營, 養心安神, 為臣藥。 白術、木香健脾理氣, 以防滋膩滯氣。 茯神、遠志交通心腎,
4)瘀血阻絡, 血不循經型:治法:治宜活血通絡, 佐以止血。 方藥用四物東加減。 藥用當歸、生熟地、川芎、赤芍、丹參、雞血藤、茜草、仙鶴草、大小薊、參三七等。 方中當歸補血活血, 調經止痛;生地滋陰清熱涼血, 熟地甘溫, 大補肝腎, 養血滋陰:赤芍散瘀活血;川芎辛溫, 為血中氣藥, 活血行血, 開鬱止痛, 使熟地補而不滯;加丹參、雞血藤活血通絡;茜草、參三七活血止血;仙鶴草、大小薊涼血止血。 全方共奏養血通絡, 活血止痛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