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腫瘤科>正文

長期使用手機當心腦癌

瑞典科學家發佈的最新一項權威研究顯示, 使用手機超過十年將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但這一研究結果存有爭議。

研究者發現, 長期使用手機的人患上腦部惡性腫瘤的機會翻倍。 一般來說, 惡性腫瘤會出現在經常使用手機通話的那一側腦部。 每天使用手機一個小時, 長期下來, 就足以大幅增加患癌風險。

兒童腦細胞更易受輻射

此外, 科學家還表示, 兒童不應使用手機, 這是因為他們的頭骨比成年人薄, 大腦內的神經系統仍然處在發育期, 因此腦細胞更易受到手機輻射的影響, 產生癌變。 即便是成年人,

也需要在這方面提高警惕。

研究的領導者、瑞典厄勒布魯大學附屬醫院的瑞納特·哈代教授和瑞典于默真大學的謝爾·米爾德教授分析了11項全球範圍內研究的資料。 他們發現, 所有11項研究都發現, 過多使用手機能使一種支持保護神經細胞的神經膠質細胞產生癌變, 此外還有可能導致良性聽神經瘤——雖然這種瘤是良性, 但一般會使患者耳聾。

瑞典研究者發現, 使用手機超過10年的人比普通人患上聽神經瘤的幾率高20%, 患上腦惡性膠質瘤的幾率更高了30%。 一般來說, 經常使用耳機的那一側腦部和耳部患病幾率更高:手機的長期使用者該側頭部患腦惡性膠質瘤和聽神經瘤的幾率是普通人的2倍和2.5倍。

使用10年影響才顯現

手機普及使用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期, 迄今尚不足10年, 不少人對米爾德等人的研究結果持質疑態度。 之前一項由瑞典政府和手機製造業資助的研究顯示, 僅有“極其微弱的跡象”顯示, 患腦癌和長時間使用手機有關。

謝爾·米爾德教授表示, 10年是癌症產生所需的最短時間:“有明確跡象表明, (使用)10年後會發生某些事情。 ”對此, 米爾德呼籲科學界展開更多的研究, 尤其是研究手機和老年癡呆症、帕金森症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繫。

由於癌症的產生可能需要長達十多年的時間, 因此這項研究的物件主要是那些長期使用手機的人。 因此現階段對手機是否有長期危害性進行的研究比較難以展開。

專家呼籲:調整手機安全標準

瑞典科學家們表示, 目前使用的保護用戶免受過量輻射傷害的全球標準實際上並不安全, 需要對這些標準進行更新和調整。

據報導, 目前的國際標準只能夠避免機器設備灼傷活組織、降低通過人體的電流, 但是並沒有將引發癌症的風險列入其中。

不過, 手機業界則認為使用手機與致癌沒有任何關係。 英國的手機運營商協會表示:“這並非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最新資料, 許多獨立專家和科研協會也確定符合國際安全標準的手機不會帶來健康威脅。 ”

英國健康保護機構(一個專門對抗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疾病的機構)則表示, 這項新研究成果“可能表明了”危險, 但是“這樣的分析還不具有決定意義”。

就在上個月, 英國一項耗資880萬英鎊的研究發現, 短期來說, 手機信號和信號發射站不會帶來健康威脅。 該研究報告指出, 使用手機時, 除了會令某些部位發熱外, 並不會影響細胞或纖維組織。 英國有4%的人若接觸到電子信號, 便會出現刺痛和眩暈的感覺, 但無證據證明這與使用手機有直接關係。 這項研究是由英國政府和手機業界聯合進行的。 研究報告出爐後, 因其未對10年以上的手機使用者進行調查而遭到了專業人士的抨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