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拉肚子怎麼辦?嬰幼兒年齡過小, 如若日常飲食與護理不多加留心就會出現拉肚子等症狀。 寶寶拉肚子會影響發育, 你知道嗎?
一、寶寶拉肚子影響發育
嬰兒常發生以腹瀉為主的腸胃功能疾病, 而且主要發生於三~五歲的寶寶身上。
最常見的腹瀉原因是之一, 是媽媽將餵食寶寶的牛奶泡得過濃, 或是寶寶喝了過量的牛奶, 如此形成的“慢性腹瀉”, 長久下來會讓寶寶營養失調, 身體發育遲緩。
腹瀉的原因如果是由細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嬰幼兒常見的情形。 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
要預防寶寶腹瀉,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母乳來喂哺小孩。 因為母奶容易消化, 而且具有免疫細胞及抗體, 所以吃母奶的寶寶比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 也很少會引起長期的慢性腹瀉。
另外,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防治辦法, 注意雙手的清潔、奶瓶的消毒工作。 沖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過久, 以免孳生細菌。 如果開始要讓小朋友攝取副食品時, 要記得把握由單項、少量開始添加的原則。
如果小孩已有腹瀉的情況, 也不用擔心, 只要適當的減少進食, 飲食也宜選擇容易消化的食品,
在用藥方面, 細菌所引發的腸炎可根據菌種選擇適合的抗菌藥;如果是病毒性腸炎就沒有特殊的藥品, 必須靠寶寶本身的免疫系統來克服。
其實腹瀉的主要治療原則, 是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如果只是單純的止瀉會使存在體內的細菌病毒無法隨大便排出, 反而加重嬰幼兒的病情。
不要過於擔心寶寶的腹瀉問題, 身為媽媽的你只要細心照料, 寶寶都能安然度過這段時期。 還有, 因小baby皮膚細嫩, 水狀大便會刺激皮膚而發炎, 所以媽媽更不要忘了在寶寶腹瀉後, 用溫水清洗屁股並保持小屁屁的乾爽。
媽媽在預防寶寶拉肚子時需要注意三種易引發腹瀉的細菌。
二、引發寶寶拉肚子的三種細菌
1、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
寶寶起病比較緩慢, 開始症狀比較輕, 然後逐步加重, 寶寶會出現嘔吐、脫水及低熱等症狀, 寶寶的大便有腥臭味, 多出現水樣、黏液狀大便。
2、金黃色葡萄糖細菌引起的腹瀉
導致這種腹瀉多是因為寶寶長期服用某種抗生素導致的胃腸菌群失調。 主要特點為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燒、嘔吐和腹瀉, 開始腹瀉的大便呈黃綠色, 幾天後大便有腥臭味且顏色呈暗綠色, 出現水樣便, 大便次數增多, 有時候一天可達十幾次, 寶寶有可能出現嚴重脫水。
3、黴菌引起的腹瀉
多發於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的寶寶。 每天大便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