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很容易出現風寒感冒, 感冒了吃什麼食物呢?下面就來瞭解一下冬季對抗感冒的四大養生藥膳。
蘿蔔姜棗湯——化痰止咳
材料:白蘿蔔1個, 大棗若干。
調料:生薑、蜂蜜適量。
做法:白蘿、生薑洗淨, 晾乾, 切成薄片待用。 將白蘿蔔、生薑、大棗置鍋內, 加水1碗, 煮沸20分鐘, 去渣留湯。 最後加入蜂蜜, 再煮一沸即可。 趁熱飲。
功效:白蘿蔔是一種常見的蔬菜, 生食熟食均可, 其味略帶辛辣味, 有預防感冒的功效。 此湯有辛溫解表、止咳化痰的功效, 可輔治療風寒感冒、咳嗽、鼻流清涕。
苦瓜豬肉湯——祛濕解表
材料:苦瓜200克, 豬瘦肉50克。
調料:鹽適量。
做法:將豬瘦肉洗淨後切成片, 苦瓜切成片, 然後一起煮成湯, 即可。
功效:苦瓜的維生素C含量很高, 苦瓜與豬瘦肉同煮能祛濕解表, 適用於暑濕感冒。 唾蔓習人所以患感冒,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風邪”, 便是從背部的風門侵入體內, 然後積存於頸部的風池處, 集中於後頭部的風府, 使病情加重, 因此防治感冒。
川芎白芷燉魚頭——祛風散寒
材料:鱅魚(黑鰱、花鰱)頭1個。 藥材:川芎、白芷各6克。
調料:蔥10克, 胡椒粉3克, 生薑5克, 雞精適量。
做法:鱅魚頭去鰓, 洗淨。 將洗淨的鱅魚頭同川芎、白芷、蔥、胡椒粉、生薑等一起放入沙鍋內, 加水適量, 武火燒沸, 加入適量料酒、雞精、鹽, 再以文火燉半小時, 加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祛風散寒, 活血止痛。 適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頭風、牙齦腫痛等。
姜蔥豆豉豆腐湯——散寒開痰
材料:淡豆豉15克, 豆腐l塊。 藥材:北黃芪5錢, 白術15克, 西洋參12克。
調料:蔥、生薑適量。
做法:切去蔥須, 切段。 淡豆豉與生薑洗淨備用。 豆腐切塊;北黃芪和白術洗淨後用布包起來備用;西洋參洗淨備用。 鍋中倒1大匙油燒熱, 放入豆腐煎至表面微黃, 移入湯鍋, 加入淡豆豉、生薑片和1500毫升水, 放人藥材包, 用中火煲30分鐘, 再加入蔥白, 待湯煮滾, 撈出藥材包, 加鹽調味, 趁熱飲用。
功效:淡豆豉、蔥白都有解表發汗的作用;生薑對發表、散寒、止嘔、開痰、鼻塞也具療效;豆腐具有清熱、生津、解毒、解酒的作用。 在傷風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