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看人際中的施與受關係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就離不開別人, 不管做什麼都要往來於一定的社會關係中, 我們常常聽人抱怨某某人不好, 所以大家都遠離他, 這也是大眾對某些人的評判, 所以不要總想著佔便宜, 你不能給與別人那他們自然也會遠離你, 智慧的人都明白, 有舍才有得, 有出才有進。

小編推薦:

男女之間挑逗對方說什麼話 自卑的人該如何找回自信呢

有些人為了維持這樣的"權力感", 常以一種"寧人負我, 也不願我負人"的生活原則來生活, 而不願接受他人的給予。 許多所謂"理想主義者", 事實上都是"助人者症候群"。

人類的關係始于施與受, 而施與受又開啟了我們的清白與罪疚的經驗。 這是因為, 一方帶著期待而付出, 接受的一方則感覺自己背負著回報的義務。 一方帶著期待, 另一方則感受到義務, 如此一來, 造就了每一段關係中的罪疚與清白, 也使付出與接受的兩方交換位置;除非最終的施與受達到平衡, 否則無論是付出或接受的一方, 都不會滿意。 這意味著接受的一方將有機會付出, 而付出的一方也必須能夠接受。

無論快樂與否, 當我們接受了別人的禮物, 我們也失去了獨立與清白。 當我們接受時, 會覺得對給予者有所虧欠, 我們會因虧欠而感到不舒服, 並且努力回報以使自己釋放這樣的壓力。 每一份禮物背後, 都有這樣的代價。

另一方面, 當我們不求回報地給予某人或是付出大於回報時, 通常會以愉悅的方式經驗到清白感, 也就是當我們不虧欠任何人、無所求或沒有得到任何贈予時, 我們通常會有輕鬆而自由的愉悅感。

當施與受能夠平衡, 我們才能經驗最深沉的滿足。 然而, 為了維持前述清白的愉悅感, 通常人們會有以下三種行為模式。 首先是:

1、自我設限

有些人會為了維持清白感, 而拒絕參與任何形式的交流, 他們寧願封閉自己, 也不願接受來自他人的任何贈予。 如此一來, 他們就無須背負對任何人的責任;這是一種"旁觀者"的清白, 他們借由不參與而無須玷污自己。 所以, 他們常因為對生命採取冷眼旁觀的立場, 而產生空虛和不滿足的感受。

許多憂鬱症的人採取這種生活態度, 首先他們拒絕來自父親或母親的給予, 然後將這樣的態度擴展到其他關係, 最終導致這個世界所給予的任何美好事物。 他們合理化這樣的生活態度是--"對方所給予的並不是我需要的"或"對方所付出的無法滿足我"。 有些人拒絕的理由則是, 不願接受給予者的批評或附加的限制。 無論基於什麼理由, 結果都是一樣, 他們的心中充滿著被動與空虛。

我們會在另一些人身上看到完全相反的情況。 他們願意接受父母所付出的, 這意味著他們接受父母如是的樣貌, 並且帶著感恩的態度接受來自父母的贈予。 這樣的接受經驗, 是一種幸福的能量流動, 這使得人們能在其他關係中也充分地經驗"施"與"受"。

2、助人者症候群

第二種維持清白的方式, 是否定自己對他人的需求, 這發生在當我們付出多於別人的給予時。 這種維持清白的方式是短暫的, 一旦我們接受了他人的給予, 這樣的"權力感"就消失了。

有些人為了維持這樣的"權力感", 常以一種"寧人負我, 也不願我負人"的生活原則來生活, 而不願接受他人的給予。 許多所謂"理想主義者", 事實上都是"助人者症候群"。

然而, 避免背負責任的自由, 對關係發展是沒有幫助的。 有些伴侶在關係中只想打破原本的平等, 保持自己優越的地位。 當他拒絕伴侶的付出時, 另一方可能也會拒絕他的給予, 他的伴侶可能會經驗到疏離及憤怒。 這樣的助人者,

將會經驗到空虛和怨憤。

3、充分交換

第三種是最美好的一種經驗清白的方式, 就是在充分給予及接受後的滿足感。 這種"施與受"的充分經驗, 將滋養關係的過程。 這意味著一方不論得到什麼, 都能平衡地回報另一方。

對這樣的清白感而言, 除了施與受雙方角色的流動外, 交換過程中"等量"平衡也同樣重要。 我們小額的交換將帶來少許利益, 大量的施與受則帶來豐富與幸福的感受。 這樣的幸福並非從天而降。 大量回報將為我們帶來滿足、正義與平靜。 在各種維持清白感的方法中, 這樣的方式最能讓我們獲得自由, 這樣的清白將使我們心滿意足。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