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冷丁和嗎啡在宏觀的認識裡面, 都是有鎮痛作用。 兩者在治療使用上面會有一些區別, 杜冷丁在一些腦損傷疾病裡是禁止使用的, 而嗎啡可用於一些比較急性和慢性的症狀, 以減輕疼痛。
治療量杜冷丁的不良反應與嗎啡相似, 如眩暈、出汁、口幹、噁心嘔心動過速。 病人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 反復使用也可成癮, 但比嗎啡輕, 進展較慢。 突然停藥亦可發生戒斷症狀, 但持續較短。
中毒劑量能抑制呼吸, 成癮者對杜冷丁的中樞抑制作用可發生耐受。 短時間內反復給予大劑量杜冷丁能產生震顫、肌肉攣縮、反射亢進,
杜冷丁禁用於腦損傷、顱內疑有占位性病變、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支氣管哮喘。 對嚴重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嗎啡對各種疼痛如鈍痛、銳痛或絞痛有效, 但因有成癮性, 一般僅在急性銳痛如嚴重創傷、戰傷、燒傷等使用其他鎮痛藥無效時才用。 嗎啡對心源性哮喘時除採用吸入氧氣、注射氨茶鹼及快的強心甙以外, 靜脈注射嗎啡常能收到良好效果, 可使病人解除氣促和窒息感, 並促進肺水腫液的吸收。 嗎啡可用於急、慢性腹瀉以減輕症狀, 常可選用阿片酊或複方樟腦酊。 嗎啡具有成癮性, 一旦停藥則可產生戒斷症狀。 嗎啡能通過胎盤或乳汁抑制新生兒呼吸,
可待因的作用與嗎啡相似, 但比嗎啡弱。 其鎮痛作用按等效劑量算, 為嗎啡的1/2, 但比解熱鎮痛藥略強。 對咳嗽中樞的抑制雖不如嗎啡強, 但已能達到滿意鎮咳效果。 其抑制吸收, 欣快感和成癮性均比嗎啡弱。 主要用於鎮咳和鎮痛。 可待因是一個典型的中樞性鎮咳藥, 新的鎮咳藥常以它為標準而比較其作用強度。 尚可用於中等度疼痛的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