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沒有什麼育兒經驗, 加上本身性格比較急躁, 沒有什麼耐心,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 會對孩子大吼大叫。 那麼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後果有哪些?你知道嗎?在無意間, 這樣的行為就會傷害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造成很大的後果。 那要如何改掉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壞習慣呢?
家長對孩子大吼大叫的後果
父母打著愛的名義, 用父母的權威, 期待孩子能夠言聽計從。 一旦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並且固執的堅持或者犯了小錯的時候, 就去威脅吼叫。 帶著情緒的教育是最無用的教育。 因為你在吼叫的時候,
向你的孩子吼叫會嚇壞並傷害他們, 長期的影響是讓他們自我形象變低, 自我感覺很糟糕, 缺少自控力, 易衝動, 情緒化, 缺少耐心, 或有其他更多心智問題。 被吼著長大的孩子也更容易在將來這樣對待他們自己的孩子, 他們也會反過來這樣對待父母。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做一個主動的傾聽者
當你們發生衝突的時候, 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以便瞭解他內心真正的感受。
2、讓自己的情緒放緩
試著去更加深入地瞭解孩子, 並且搞清楚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 而這是避免衝突激化到吼叫的最好方法。 只是試著去理解孩子並不能完全讓你克制住想對他吼叫的感覺, 但是會有很大幫助。 試著去分析你想讓孩子改變的是哪個方面, 然後理智地跟他解釋給他。 打個比方, 如果他把自己的臥室搞得一團糟, 問問自己, 什麼是你可以接受的, 什麼是你一定不想再讓他做的。
3、不要把所有事情當成個人行為
米格爾·路易茲(Miguel Ruiz)在其《四個約定》(The Four Agreements)一書中寫道:“不要把任何事情看成個人性的。 其他人做的沒有什麼事情是因為你……”這是值得銘記的至理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