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小兒腹瀉別驚慌 把握四個治療原則就好

嬰幼兒是最需要營養成長的人群, 但是父母們都知道, 寶寶們對飲食、環境、氣候等因素比較敏感, 而且一不小心沒照顧好就拉肚子, 下面我們看看小兒腹瀉的幾個治療原則。

小兒腹瀉治療原則

嬰幼兒腹瀉總的治療原則主要為:預防脫水;糾正脫水;繼續飲食;合理用藥。

1、預防脫水

無脫水征和輕度脫水的腹瀉患兒可在家庭治療, 從患兒腹瀉開始, 就給口服足夠的液體如口服補液鹽(ORS)以預防脫水。 ①母乳餵養兒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增加餵養的頻次及延長單次餵養的時間;②混合餵養的嬰兒, 應在母乳餵養基礎上給予口服補液鹽(ORS)或其它乾淨的飲用水;③人工餵養兒選擇ORS或食物基礎的補液如湯汁、米湯水和酸乳飲品或乾淨的飲用水。

2、糾正脫水

輕至中度脫水:口服ORS, 4h內服完。 密切觀察患兒病情, 如過臨近4h, 患兒仍有脫水表現, 要調整補液方案。

重度脫水:靜脈補液或飼管補液(須在醫院進行)。 對於腹瀉劇烈、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發熱、糞便帶血、或明顯脫水征的患兒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3、繼續飲食

腹瀉期間不應禁食, 疾病早期嘔吐劇烈時可短期禁食, 輕度脫水患兒可繼續正常的餵養, 中重度脫水患兒一旦脫水糾正就該立即恢復與年齡匹配的飲食:母乳餵養兒繼續母乳餵養, 小於6個月的人工餵養患兒可繼續喂配方乳,

大於6個月的患兒可繼續食用已經習慣的日常食物, 如粥、麵條、稀飯、蛋、魚末、肉末、新鮮果汁。 鼓勵患兒進食, 如進食量少, 可增加餵養餐次。 不推薦給患兒餵食含高濃度單糖的食物如碳酸飲料、果凍、甜點心和灌裝果汁等。 病毒性腸炎常有繼發性雙糖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 對疑似病例可暫時給予改為低(去)乳糖配方奶, 時間1~2周, 腹瀉好轉後轉為原有餵養方式。

4、合理用藥

根據其腹瀉的特點及伴隨的症狀, 應對因應用止瀉藥治療。

小兒腹瀉與什麼有關

腸道內感染。 常言道“病從口入”, 嬰兒, 尤其是人工餵養的嬰兒, 如奶具消毒不嚴, 或食用的牛奶、白糖被污染, 而未很好的煮沸, 食用後即可招致細菌與病毒的感染, 引起腹瀉。 夏秋季節,

細菌病毒容易繁殖, 牛奶、食品及奶具極易被污染, 因此發生腹瀉的機會較多。

腸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器官受到感染也引起腹瀉。 常見的有中耳炎、咽炎、泌尿系統感染、皮膚感染及其它急性傳染病等。 由於發燒和致病微生物毒素影響, 可使消化道的功能紊亂, 引起腹瀉。

餵養不當。 餵養不當是引起腹瀉的常見原因之一, 多見於人工餵養兒。 凡餵食過多、過少、不定時餵養、食物成分不適宜、過早喂大量澱粉或脂類食物, 以及突然改變食物的種類、性質或斷奶等, 均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而產生腹瀉。 個別嬰兒對牛奶或某些食物過敏或不耐受, 餵食後也可發生腹瀉。

細菌感染。 細菌感染導致寶寶嚴重腹瀉(有時伴有嘔吐), 同時有腹痛、血便、發燒。

這種感染有些是可以自愈的, 但有些也可能非常嚴重(比如由半生不熟的肉類裡含有的大腸桿菌引發的感染)。 因此,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 就應該帶他去看醫生。 醫生會給他做檢查, 還可能會做大便培養來看看是否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

腸胃炎。 胃腸炎(也稱為腸胃感冒)是胃和腸道的一種炎症, 可以引起寶寶、兒童和成人的腹瀉。 胃腸炎很常見, 可以由很多不同的病毒引起。 最常見的病原是輪狀病毒, 由於腹瀉住院的小朋友中有一半是感染了這種病毒, 多發於秋末冬初。 如果你的寶寶拉肚子, 並伴有胃痙攣、嘔吐、低燒, 那很可能是胃腸炎。 此時請注意, 如果寶寶吃的或喝的不多, 可能會失去很多水分。

餵養過量或餵養次數過多。 有些爸爸媽媽, 怕寶寶餓到了, 就經常給寶寶吃得太多, 或者是增加了一天的餵養次數, 導致寶寶腸胃消化不良。

寶寶食物和餐具污染。 這也是嬰兒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為食物和奶瓶消毒不完全, 嬰兒吃了帶有細菌的食物, 引起胃腸道感染, 引起腹瀉。 因此, 奶瓶跟餐具消毒顯得很重要, 還有寶寶玩耍的環境, 要衛生, 寶寶喜歡用口來認識東西, 所以寶寶能接觸到的東西要經常清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