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對於一個人來講非常重要, 當一個人沒有自信的時候, 他的很多行為都會表現出來,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表現吧, 沒有自信對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一起來瞭解一下。
1、遇到挫折容易退縮
遇到一點困難就猶豫不決, 面對困難挫折時常常害怕、退縮、易放棄, 而不能努力解決
2、過於依賴他人
與同伴發生矛盾時, 常常不能自己想辦法解決, 而是依賴於他人幫助, 向老師告狀或回家告訴父母
3、經常羡慕其他小朋友
有時候孩子總是看著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好, 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雖然自己也有這些,
4、過於聽話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 不喜歡那些頑劣的孩子。 但心理學家認為, 兒童在言行方面略有越軌, 對他們的身心成長有益。 那些對家長言聽計從的孩子, 通常低估了自我價值, 自信心比較弱, 對環境和生活中發生的事物懷有恐懼。 他們把良好的行為作為自我保護手段, 因為他們所犯的錯誤越小, 所謂的“風險”也就越少。 這都是他們自信心不足的表現, 因而在人格成長方面, 缺乏進取獨立的能力。
5、容易挑剔別人
我們對那些不接受或不同意我們價值觀的人百般挑剔, 試圖透過證明自己對、別人錯, 來消除自己的自卑感。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
孩子缺乏自信的危害
1、對孩子個性心理品質的影響
不自信是一個人的性格缺陷, 它將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更對一個人的身心兩方面的正常成長起消極作用。 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于不自信的心理狀態, 必將定格為個性心理特徵的一部分, 最終形成自卑和孤僻的性格, 進而對智力發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面產生障礙, 成為問題兒童。
2、嚴重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抑制能力的發展
不自信的孩子由於“揮之不去”的自卑心理的作祟, 對結交朋友或興趣索然, 或不敢結交, 甚至視為“洪水猛獸”;而且由於過度怕羞, 從來不願也不敢抛頭露面。 因此不自信孩子的交際能力十分缺乏,
3、導致孩子的心理品質反常性
不自信的孩子常常注意力難以集中, 經常疑神疑鬼, 對他人的評論十分敏感, 對批評耿耿於懷, 難以接受。 貶低、妒忌他人。 他們還常常自暴自棄, 經常處於鬱悶、乖僻、過度敏感的心境。
如何幫孩子找回自信
1、支持孩子適度冒險
鼓勵你的孩子探索新事物, 比如嘗試一種新的食物, 交往一個好朋友, 或是滑下滑梯。 雖然總是存在失敗的可能, 但是如果不冒險, 成功的機會就會少得可憐。
2、用發展的眼光賞識孩子
要尊重孩子, 要多賞識孩子, 不用尖刻的語言嘲諷奚落孩子。 如果當眾諷剌貶低或故意揭短, 誇大孩子的缺點, 就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當孩子遇到挫折或失敗時, 父母更應該像知心朋友一樣關切他, 鼓勵孩子或和孩子共同戰勝困難。 孩子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最初都是從成人的評價中獲得並逐步發展起來的。 因此, 稱讚、賞識孩子, 就是對孩子個性、能力的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