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幼兒先天性心臟病有這些症狀 及時發現早治療

心臟病, 在一般人眼中認為只有超過40歲的成人才會因生活習慣、飲食、環境、年齡或血壓的因素罹患心臟病。 “小兒心臟病”對大眾而言, 實在是個陌生的名詞。 其實不然, 嬰幼兒發生心臟病的幾率並不比成人低。 那麼幼兒先天性心臟病有什麼症狀?幼兒有先天性心臟病應該如何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的症狀

1、呼吸急促

在新生兒或嬰兒時期, 發現患兒因饑餓迫不及待地求食, 但發現吸吮乏力, 呼吸淺進, 吮奶未完即因氣促而棄奶喘息, 吸幾口就停一下, 感覺很累, 滿頭大汗。

2、反復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這是最常見的症狀及就診發現心臟雜音的,

因肺部充血, 輕度呼吸道感染就易引起支氣管肺炎, 造成嗆咳, 呼吸急促, 有的寶寶在啼哭時聲音嘶啞, 甚至出現心功能不全等症狀。

3、生長發育遲緩

由於體循環流量及血氧供應不足所致, 生長發育比同齡小兒遲緩, 其體重落後比身長落後更明顯。

4、水腫

當發現先天性心臟病小兒, 有上述各種症狀和表現, 若發現尿少, 下肢出現凹陷性水腫時, 則表示小兒從功能已不能代償而致心力衰竭了,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警示!

5、紫紺

一般這種疾病不會出現紫紺, 但如不及時治療, 引起肺動脈高壓併發症, 造成血流右心向左心分流即可出現紫紺, 也說明已失去治療機會了。

先天性心臟病的致病因素

1、胎兒發育環境的因素

子宮內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先天性心臟病原因, 其中又以風疹病毒感染最為突出, 其次為柯薩奇病毒感染。 母親如在妊娠前三個月內患風疹, 則所產嬰兒的先天性心臟病患病率較高;其中以動脈導管未閉和肺動脈瓣口狹窄為多。 這是由於胎兒心臟大血管的發育在妊娠第二至八周中形成, 而此時子宮內病毒感染足以影響到胎兒心臟發育之故。 其他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 母體營養不良、糖尿病、苯酮尿、高血鈣、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等, 都是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的原因。

2、早產

早產是重要的先天性心臟病原因。 早產兒患室缺和動脈導管未閉者較多,

前者與心室間隔在出生前無足夠時間完成發育有關, 後者與早產兒的血管收縮反應在出生後還不夠強有關。 出生時體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兒尤易患先天性心臟病。

3、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也是先天性心臟病原因之一。 在一個家庭中, 兄弟姊妹同時或父母子女同時患先天性心臟病, 以及不少染色體異常的遺傳病同時有心臟血管畸形的事例, 說明本病有遺傳因素存在。 遺傳學的研究認為, 多數的先天性心臟病是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

先天性心臟病如何治療

1、內科治療

內科藥物治療在外科手術前後非常重要, 部分較輕微的心臟病患兒, 可先使用藥物控制心衰竭症狀。 常用藥物有強心劑、利尿劑、血管擴張劑等,

有時亦會使用氧氣來提高青紫患兒的血氧濃度。

2、外科治療

手術的年齡由疾病狀況來決定, 而手術的方式(采一次或分次完成)則由醫師配合患兒情況, 與家屬商量後確定。 有時藥物無法改善患兒狀況, 則應考慮儘快接受手術。

3、營養

對有心臟病的嬰兒來說, 吃奶相當於是一種“劇烈運動”, 不僅使病兒氧氣消耗增加, 且容易疲倦。 所以其餵奶原則要少量多餐, 或是餵食中間略加休息, 不可一次喂完。 患兒飲食則以均衡為主, 並多吃低鈉高鉀的食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