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電圖可以診斷心律失常嗎?心電圖可明確診斷

輕度心律失常症狀大多不明顯, 僅感到心裡不適或心跳加快, 甚至有人無自覺症狀, 僅在體檢時發現, 如房性和室性早搏。 但是嚴重的可伴胸悶氣促、眩暈、黑矇、抽搐及暈厥, 甚至可以使人的生命處於危急狀態, 或是即刻置人死地, 即猝死。 這一類心律失常不僅出現在某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是生命的臨終時刻, 而且也可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或那些身體看上去健康的人中。 這類心律失常有室性心動過速、心室撲動、心室顫動、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等。 此外, 心律失常會產生一些併發症, 例如房顫時出現的心力衰竭和中風。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療, 應由專科醫生進行全面分析, 切忌自作主張, 隨便買藥服用, 或者置之不理。 及時就醫, 行心電圖檢查可明確心律失常診斷。 對並不總有的陣發性心律失常, 應注意在症狀出現時捕捉心電圖, 或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以明確診斷。 需要時要對心臟其他情況進行檢查, 或有關全身檢查, 如甲狀腺功能檢查, 以瞭解心律失常的病因。

心律失常體檢專案

1.發作時的體檢

應著重於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及心律失常對血液動力狀態的影響。

(1)聽診心音 瞭解心室搏動的快、慢和規則與否, 結合頸靜脈搏動所反映的心房活動情況, 有助於作出心律失常的初步鑒別診斷。

(2)頸動脈竇按摩 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影響有助於鑒別診斷心律失常的性質。

為避免發生低血壓、心臟停搏等意外, 應使患者在平臥位有心電圖監測下進行, 老年人慎用, 有腦血管病變者禁用。 每次按摩一側頸動脈竇, 一次按摩持續時間不超過5秒, 可使心房撲動的室率成倍下降, 還可使室上性心動過速立即轉為竇性心律。

2.發作間歇期體檢

應著重於有無高血壓、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心肌炎等器質性心臟病的證據。 常規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放射性核素顯影、心血管造影等無創和有創性檢查有助於確診或排除器質性心臟病。

體表心電圖是診斷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 心律失常發作時的心電圖記錄是確診心律失常性質的重要依據。

正常竇性心律的心電圖特點為:P波規律出現, 且P波形態表明激動來自竇房結(即P波在Ⅰ、Ⅱ、aVF、V4~V6直立, 在aVR倒置)。 正常竇性心律的頻率一般為60~100次/分。

動態心電圖也稱Holter監測, 通過24小時連續記錄心電圖, 可能記錄到心律失常的發作、自主神經對心律失常的影響等, 可彌補體表心電圖只能做短暫記錄的不足。

心律失常的確診大多要靠心電圖, 部分患者可根據病史和體征作出初步診斷。 詳細追問發作時心率、節律(規則與否、漏搏感等), 發作起止與持續時間。 發作時有無低血壓、昏厥或近乎昏厥、抽搐、心絞痛或心力衰竭等表現, 以及既往發作的誘因、頻率和治療經過, 有助於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

如何預防心律失常

1.生活要規律, 保證充足的睡眠;

2.居住環境力求清幽, 避免喧鬧, 多種花草, 有利於怡養性情;

3.注意勞逸結合, 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 如散步、太極拳、氣功等, 節制房事, 預防感冒;

4.盡力保持標準體重, 勿貪飲食, 因為發胖會使心臟負荷加重;

5.注意季節、時令、氣候的變化, 因為寒冷、悶熱的天氣, 以及對疾病影響較大的節氣, 如立春、夏至、立冬、冬至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 應提前做好防護, 分別採取保暖, 通風、降溫等措施;

6.飲食以易消化、清談、營養豐富、少食多餐、低鹽低脂、高蛋白、多種維生素、清潔衛生、冷熱合適、定時定量為原則, 心律失常患者禁忌濃茶、咖啡、香煙、烈酒、煎炸及過鹹、過甜、過黏食品, 少食細糧、松花蛋、動物內臟,

兼有水腫者, 應限制飲水量;

7.精神情志的正常與否, 同心律失常發生關係密切, 設法消除緊張、恐懼、憂慮、煩惱、憤怒等不良情緒刺激, 保持正常心態;

8.患者除日常口服藥外, 還應備有醫生開具的應急藥品, 如心得安、速效救心丸、心痛定、阿托品等。 (參考網站:家庭醫生​線上)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