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癇病的病因與診斷

一、病因病機

本病的病因可分為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 先天因素有兩個方面, 一是胎氣受損, 當在母腹時, 母親或受驚而精卻, 或過分勞累而體虛導致小兒稟賦不足。 二是父母稟賦虛弱或父母本患癲癇導致小精氣不足。 後天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七情失調;二是由於外感六淫, 往往病邪雖去而癇證獨留, 長久不愈;三是跌僕損傷, 瘀血內留成癇。

其主要病機分述如下。

1、胎兒在母腹期間, 母親受驚嚇, 驚則氣亂, 胎氣便隨之而逆亂, 致小兒髒氣不能平衡協調, 脾腎虛而生痰, 肝氣旺而生風。 若母親懷孕受恐,

恐則精卻而腎虧, 母體腎虧則小兒出生後易患癇證。 若父母患癇證則因其髒氣不平, 影響小兒先天稟賦而易患癇證。

2、飲食失調, 脾氣素虛則痰濁內聚, 適逢七情失調, 尤以驟然大驚、大恐、大怒為甚。 驚則氣亂, 肝失條達而橫逆, 或痰隨氣升, 上沖於元神之府或蒙蔽心竅均可使神明喪失。 恐則氣下, 精血不能隨氣上承, 心神及元神之府失養而導致神明不用, 神機失靈, 水不涵木則導致肝風內動。 大怒傷肝, 怒則氣上, 肝氣不舒, 五志過極化火, 若兼脾虛生痰, 則痰火互結, 火擾心, 痰閉竅, 痰火隨氣上沖於腦而抽搐神昏。

3、外感六淫之邪干擾臟腑之氣的平衡, 輕者邪退而髒氣漸平, 重者素來臟腑之氣偏頗者, 則邪雖退而氣機不能和順。

肝失條達, 脾失健運, 痰濁遂生, 肝鬱則化火、生風, 風火痰相結侵犯心腦而成本病。

4、跌僕, 產傷傷及腦部, 最易形成瘀血, 氣血不暢則神明遂失;血瘀不行, 筋脈失養, 則致血虛生風而抽搐。

綜上所述, 先天遺傳與後天所傷為兩大致病因素, 多由痰、火、瘀為內風觸動, 致氣血逆亂, 蒙蔽清竅而發病。 以心腦神機受損為本, 臟腑功能失調為標, 其髒氣不平, 陰陽偏勝, 心腦所主之神明失用, 神機失靈, 元神失控是病機的關鍵所在。 其病位在心腦, 與肝脾腎關係密切。

二、診斷

1、起病多驟急, 發作前常有眩暈、胸悶、歎息等先兆症狀。

2、突然僕倒, 不省人事, 兩目上視, 口吐涎沫, 四肢抽搐, 或口中怪叫, 移時蘇醒, 除疲乏無力外, 一如常人。

3、多有先天因素或家族史。

尤其病發于幼年者與此關係密切。

4、每因驚恐、勞累、情志過極、飲食不節或不潔、或頭部外傷、或勞欲過度等誘發。

5、腦電圖檢查有陽性表現, 必要時做顱腦Cr、Mm檢查有助於診斷。

三、鑒別診斷

1、中風病癰病應與中風病相鑒別, 兩者均有突然僕倒、昏不知人的主症, 但本病為反復發作性疾病, 發作持續的時間較短, 突然僕倒不省人事, 同時伴口吐涎沫, 兩目上視, 口中作怪叫等症, 不發作時可一如常人;而中風病多發於中老年人, 發病急驟, 突然僕倒不省人事, 多有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後遺症。

2、厥證厥證發病急驟, 除見突然僕倒、昏不知人的主症外, 還有面色蒼白、四肢厥冷, 而無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和口中怪叫之見症,

一般神昏時間較短, 臨床上不難區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