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小兒紫癜的問診

紫癜是小兒常見的出血性疾病之一, 臨床以血液溢於肌膚, 出現紫斑或瘀點為主要特徵。 常伴鼻衄、齒衄、嘔血、尿血、便血等, 又稱為“紫斑”, 可歸屬“血證”範疇。 本病的發生可由很多原因引起, 主要緣于時邪外感、氣血虧虛、陰虛火旺及瘀血阻滯。 其病機要點為邪熱灼傷血絡, 或氣虛不能攝血;或虛火內擾, 血隨火動;或氣滯血瘀, 血離常道。 由此導致血液外溢, 離經之血溢于肌膚而成本病。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血溢論》指出:“小兒諸血溢者, 由熱乘於血氣也。 血得熱則流溢, 隨氣而上, 從鼻出血者為鼽衄;從口出血者多則為吐血,

少則為唾血, 若流溢滲入大腸而下者, 則為便血, 滲入小腸而下者, 為溺血。 ”本病證情輕, 病程短者, 一般預後良好, 若證情較重, 出血不止者, 可危及小兒生命, 紫斑伴溺血者則常見病程遷延數年不愈。 中醫治療本病以止血為總則, 並據其病因不同, 隨證靈活辨證施治。

西醫的過敏性紫癜、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屬於本病範疇。

(一)問診要點

本病以皮膚紫斑、瘀點為主要特徵。 臨床應注意詢問起病情況、紫癜發生部位、紫癜分佈是否對稱以及是否高出皮膚等, 以明確診斷。 還應詢問有無發熱、貧血、神志精神狀況等, 以同溫熱病發斑、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相鑒別。

本病在臨證時一般通過詢問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色、起病緩急及全身伴隨症狀等來判定病之寒熱虐實。

一般出血見於上部諸竅, 血量較多, 色赤鮮紅, 起病較急, 伴見身熱口渴, 尿赤便幹者, 多屬實、屬熱;反之出血見於下部, 便血、尿血, 血量不多, 血色較淡, 起病緩慢, 伴見午後潮熱或倦怠無力, 面色蒼白者, 則以虛證居多。

(二)分型問診

1.風熱傷絡

問診:身熱, 微惡風寒, 皮膚出現紫斑, 以四肢多見, 尤以下肢及臀部為著, 分佈一般對稱, 斑色鮮紅, 大小形態不一, 甚至融合成片。 伴見噁心嘔吐, 頭痛, 日渴, 腰痛, 便血, 尿血, 關節腫痛。

治法:疏風清熱, 涼血止血。 方用銀翹散合升麻葛根東加減。 若腰痛便血, 加地榆炭、苦參;尿血者, 加白茅根、小薊。

2.血熱妄行

問診:起病較急, 出血較重, 皮膚瘀斑瘀點, 斑色鮮紅或紫黑,

甚則瘀斑成片, 或伴鼻衄, 齒衄, 尿血, 便血, 心煩口渴, 壯熱面赤, 尿赤便幹。

治法:清熱解毒, 涼血化斑。 方用犀角地黃東加味。 出血較重者, 加藕節、白茅根、仙鶴草、茜草。

3.陰虛火旺

問診:皮膚紫斑時作時止, 可伴鼻衄齒衄, 低熱盜汗, 五心煩熱, 口燥咽幹。

治法:滋陰降火, 涼血止血。 方用大補陰煎加減, 午後潮熱者, 加地骨皮、銀柴胡。 出血明顯者, 加白茅根、茜草根、三七粉。

4.瘀血阻絡

問診:皮膚瘀斑瘀點, 斑色紫暗, 或伴大便下血, 噁心嘔吐, 或伴關節腫痛, 或腹痛時作, 甚則腹中積塊。

治法:行氣活血, 散瘀止血。 方用桃紅四物東加減。 腰痛劇烈者, 加元胡、香附。

5.氣不攝血

問診:久病不愈, 皮膚紫癜反復出現, 斑色較淡。 伴面色蒼白或萎黃, 頭暈心悸,

神疲乏力, 鼻衄、齒衄。

治法:補氣攝血, 養血止血。 方用歸脾東加減。 紫癜量多者, 加仙鶴草、棕櫚炭。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