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時節, 大多數人都會因為天氣逐漸的變好和氣溫的回升而經常到戶外參加一些活動進行鍛煉, 而中醫養生作為傳統的養生方式, 大家在推崇中醫養生方法的時候, 顯然也需要對中醫養生保健的相關知識進行瞭解。
1、飲食調養是關鍵
春季養生保健的飲食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藏熱量”為主, 因此, 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鵝肉、鴨肉、蘿蔔、核桃、栗子、白薯等。 宜選用甘辛、性溫清淡可口的食物, 忌食油膩、生冷、酸澀、粘硬和大辛大熱之品, 防止助熱生火。
2、鍛煉運動很重要
春季養生保健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生命在於運動。 動則養形, 活則血流。 有規律的活動, 適當的運動, 這是古往今來長壽的秘訣。 不過“動”有主動、被動之分, 為適應春季之生氣, 當以主動運動, 持之以恆為主要。
3、禦寒防風莫忽視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 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
4、精神調養很有益
春季養生保健精神調養非常有益, 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靜以外, 在神藏于內時還要學會及時調攝不良情緒, 當處於緊張、激動、焦慮、抑鬱等狀態時, 應儘快恢復心理平靜。
春季中醫飲食養生:
早春 吃點蔥姜蒜
陰寒漸退, 陽氣開始升發, 乍暖乍寒。 根據“春夏養陽”的理論, 此時可適當吃些蔥、薑、蒜、韭菜、芥末, 不僅能祛散陰寒, 助春陽升發, 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 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 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
仲春 多吃野菜
古人雲, 春應在肝。 肝亢可傷脾, 影響脾胃運化。 此時可適當進食大棗、蜂蜜、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
暮春 要吃得清淡
氣溫日漸升高, 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 可飲用綠豆湯、赤豆湯、酸梅湯以及綠茶, 防止體內積熱。 不宜進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 以防邪熱化火, 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
在春季時節, 尤其是在立春以後, 空氣中的陽氣也開始逐漸的上升, 此時, 大家在採用中醫養生方法的時候, 就需要注意順應氣候的變化來進行調整, 而上文所介紹的內容, 就是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