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指用手在人體上按經絡、穴位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進行治療。 推拿又有“按蹺”、“蹺引”、“案杌”諸稱號。 推拿, 為一種非藥物的自然療法、物理療法。 通常是指醫者運用自己的雙手作用於病患的體表、受傷的部位、不適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 具體運用推、拿、按、摩、揉、捏、點、拍等形式多樣的手法, 以期達到疏通經絡、推行氣血、扶傷止痛、祛邪扶正、調和陰陽的療效。
常搓耳廓可養顏。
雙手掌輕握雙耳廓, 先從前向後搓49次, 再從後向前搓49次, 使耳廓皮膚略有潮紅, 局部稍有烘熱感為度, 每日早、晚各1次, 搓後頓有神志清爽、容光煥發的效果。
提拉耳垂治頭痛。
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後, 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 自內向外提拉, 手法由輕到重, 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 每次3—5分鐘。 此法可並治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提拉耳尖可退熱。
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廊尖端,
搓彈雙耳可強腎。
兩手分別輕捏雙耳的耳垂, 再搓摩至發紅發熱。 然後揪住耳垂往下拉, 再放手讓耳垂彈回。 每天兩三次, 每次20下。 此法可促進耳朵的血液迴圈, 健腎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