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在秋季是非常受歡迎的水果, 很多人都喜歡吃梨, 不管男女老少, 家家必備。 最簡單的吃梨方法就是生啃。 那麼, 吃梨有哪些好處?吃梨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吃梨需注意的事項和多樣化吃梨法。

秋季吃梨勿忘注意十大禁忌
1、梨性偏寒助濕, 多吃會傷脾胃, 故脾胃虛寒、畏冷食者應少吃。
2、梨含果酸較多, 胃酸多者, 不可多食。

3、梨有利尿作用, 夜尿頻者, 睡前少吃梨。
4、血虛、畏寒、腹瀉、手腳發涼的患者不可多吃梨, 並且最好煮熟再吃, 以防濕寒症狀加重。
5、梨含有糖量高, 糖尿病者當慎。 慢性腸炎、胃寒病患者忌食生梨。

6、梨含果酸多, 不宜與鹼性藥同用, 如氨茶鹼、小蘇打等。
7、用以止咳化痰者, 不宜選擇含糖量太高的甜梨。

8、梨不應與螃蟹同吃, 以防引起腹瀉。 因梨味甘, 微酸, 性寒, 而蟹味鹹, 性寒, 具有微毒。 二者皆為冷利之品, 同食傷腸胃。
9、吃梨時喝熱水、食油膩食品會導致腹瀉。
10、脾胃虛寒而致的大便稀薄和外感風寒而致的咳嗽痰白者忌用。 婦人產後、小兒痘後忌用。

中醫提醒:婦人分娩後體質虛弱、氣血虧損, 活動相對較少, 怕風怕涼, 梨屬涼性食物應忌用。

梨為百果之宗, 很多人都喜歡吃梨, 特別是秋天, 因為天氣比較乾燥, 吃梨有生津、潤肺、化痰、止咳、清熱、降火、清心、解瘡毒和酒毒的功效, 常食可補充人體的營養。 從中醫上來講, 梨味甘、微酸, 性寒, 因此體質虛寒、寒咳、腹部冷痛和血虛者不宜生吃, 否則易傷脾胃、助陰濕。 必須隔水蒸, 或者放湯, 或與藥材清燉成藥膳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