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三七粉的中藥處方有哪些?小編為你詳細介紹。 三七自古以來就被公認為具有顯著的活血化瘀、消腫定痛功效, 具有“金不換”、“南國神草”之美譽。 因枝分三枝, 為七片, 故稱為“三七”, 又名田七、金不換等, 古時亦稱昭參、血參、人參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參等。 因常在春冬兩季採挖, 又分為“春七”和“冬七”。
《本草綱目》記載:三七“味微甘而苦, 頗似人參之味。 ”“凡杖撲傷損, 瘀血淋漓者, 隨即嚼爛罨之即止, 青腫者即消散。 若受杖時, 先服一、二錢, 則血不沖心, 杖後尤宜服之, 產後服亦良。 大抵此藥氣溫,
《本草新編》記載:“三七根, 止血之神藥也。 無論上、中、下之血, 凡有外越者, 一味獨用亦效, 加入於補氣補血藥中則更神。 蓋此藥得補而無沸騰之患, 補紅得此而有安靜之休也。 ”三七(常用藥用部分)。

《玉揪藥解》記載:三七能“和營止血,
《本草匯言》記載:“三七味甘微苦, 性平, 無毒。 ”
《本草求真》記載:“三七, 世人僅知功能止血止痛。 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 血因敷散而血止。 三七氣味苦溫, 能於血分化其血瘀。 ”
《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人參補氣第一, 三七補血第一, 味同而功亦等, 故稱人參三七, 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