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準提高, 生活方式卻沒跟著提高。 社會上經常發現猝死現象, 那猝死是什麼意思呢?
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學會以及1970年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猝死為:急性症狀發生後即刻或者在24小時內發生的意外死亡。
目前大多數學者傾向於將猝死的時間限定在發病1小時內。 後世界衛生組織定為發病後6小時內死亡者為猝死。 特點是死亡急驟, 出人意料, 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死得不明不白。
猝死主要是心跳驟停和呼吸停止。 可依次出現下列症狀和體征:

1、心音消失。
2、脈搏觸不到, 血壓測不出。
3、意識突然喪失, 若伴抽搐, 稱之為阿斯綜合征, 發作可自限, 數秒或1-2分鐘可恢復, 持續時間長可致死。
4、呼吸斷續, 呈歎息樣, 隨後停止。
5、昏迷。
6、瞳孔散大。 判斷心跳驟停最主要的特徵是意識喪失和大動脈搏動消失。 心源性猝死病人的心電圖表現有3種類型:室顫、竇性靜止及心臟電機械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