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敗醬草,治療胃酸很有效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胃口並不是特別的好, 很多時候胃裡面經常會泛酸水, 這十分難受。 有一種藥是中草藥, 叫做敗醬草, 在治療和緩解胃酸上有著很明顯的效果。 下面就一起走近敗醬草。

敗醬草出自《神農本草經》, 又有龍芽敗醬、澤敗、鹿醬之別名, 以清熱解毒, 散瘀排膿見長, 臨床常用於治療痢疾、泄瀉、肺癰、黃疸等證。 筆者臨床體會, 敗醬草為一味治療胃酸良藥。

泛酸或吐酸為臨床常見症狀, 脾胃腸病證中或以其為主症, 或為胃痛、脅痛、嘔吐之兼症。 夫酸者, 肝木之性也, 吐酸多與肝、胃相關, 且有寒、熱之別,

《證治匯補?吞酸》雲:“大凡積滯中焦, 久郁成熱, 則本從火化, 因而作酸者, 酸之熱也;若客寒犯胃, 頃刻成酸, 本無鬱熱, 因寒所化者, 酸之寒也。 ”但吐酸總以熱證多見。

無論病之寒熱, 凡有吐酸症者, 皆隨方加用敗醬草, 常用量15g, 效不顯者, 可用至20—30g。 如治患者程某,

女, 苦病有年, 饑則胃痛, 食後吐酸, 手足欠溫, 大便不暢, 舌淡苔白, 脈沉。 病之性屬寒, 故以健脾溫中, 化濕和胃為治。 于主方中加烏賊骨、瓦楞子之屬, 少效;後仍守同一主方加敗醬草20g, 僅服3劑則胃痛減, 吐酸止, 續服10餘劑, , 隨訪3個月, 病未發作。 濕熱郁滯於中, 隨氣上逆, 則吞酸作矣。 敗醬草用於濕熱之證, 此其制酸之理也。

敗醬草為敗醬科草本植物黃花和白花敗醬的帶根全草。 《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 為常用的清熱解毒藥。 其性味辛、苦、微寒, 有清熱解毒、消癰排膿、祛瘀止痛之功。 習慣用於治療腸癰(闌尾炎)、肺癰(肺膿瘍)、癰腫瘡毒和產後瘀阻腹痛等症, 常用量6—15克。 近年來, 通過臨床驗證, 本品還有許多新的功用。

可以看出來得時, 敗醬草的效果和功能是毋庸置疑的,

在《神農本草經》被列為上品, 這就足以說明敗醬草的地位和價值。 所以, 如果自己或者周圍有朋友或者家人經常胃酸, 不防找老中醫開一些敗醬草哦。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