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見也最危險的併發症之一, 其原因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門脈高壓性胃病以及消化性潰瘍出血, 並且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占大部分。 發病機制主要有以下3方面。

1、肝硬化由於出現肝功能受損, 凝血因數合成明顯減少, 同時脾功能亢進, 對血小板的吞噬作用增加, 致使血小板數量減少, 此為肝硬化容易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基礎。

2、肝硬化患者易發生門脈高壓, 食管胃底靜脈血液回流受阻而發生靜脈曲張, 曲張的靜脈內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或在飲酒、暴飲暴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誘因作用下,

易發生破裂而出血。

3、門靜脈高壓導致胃腸道迴圈發生瘀血, 胃黏膜不能得到正常的血液供應而發生缺血缺氧, 同時肝功能下降, 對體內毒性物質的排出能力下降, 瀦留在胃腸道黏膜下, 導致消化性潰瘍、門脈高壓性胃病的發生, 從而損壞胃黏膜或胃腸道微血管而出血。

針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不同病因, 應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 由門脈高壓引起的應首先給予降低門脈壓力的藥物, 以減少出血量, 促進止血及凝血;有門脈高壓性胃病及消化性潰瘍出血引起的應及時給予抑制胃酸的藥物, 以減少胃酸的分泌, 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 促進止血及胃黏膜的恢復, 改善預後並防止再次出血。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