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皮痹的辨證論治

一、寒濕痹阻證

證候:皮膚緊張而腫, 或略高於正常皮膚;皮膚不溫, 肢冷惡寒, 遇寒加重, 遇熱減輕, 膚色淡黃, 關節冷痛, 肢節屈伸不利, 常伴有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脈緊等。 皮膚緊張略有腫脹、膚冷肢寒、舌淡苔白為本證的辨證要點。

治法:祛風散寒, 除濕通絡。

方藥:獨活寄生東加減。

獨活10g, 羌活10g, 桑寄生10g, 秦艽10g, 川芎10g, 當歸10g, 杭白芍10g, 桂枝10g, 制附片10g, 細辛3g, 絲瓜絡10g。

方解:方中用獨活、羌活、秦艽、桑寄生祛風勝濕通絡;用當歸、川芎、白芍活血養血通絡;用附片、桂枝、細辛溫經散寒。 整方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的作用。

加減法:若舌苔厚膩濕勝者,

加苡仁10g、蒼術10g;皮膚晦暗者加丹參15g;關節疼痛者加威靈仙15g、海風藤15g。

二、濕熱痹阻證

證候:皮膚緊張而腫, 膚色略紅或紫紅, 觸之而熱, 或皮膚疼痛。 身熱不渴, 大便幹, 小便短赤, 舌紅苔黃厚膩, 脈滑數有力。 皮膚緊張紅腫而熱、身熱、舌紅苔黃膩是本證的辨證要點。

治法:清熱除濕, 佐以通絡。

方藥:二妙丸合宣痹東加減。

黃柏10g, 蒼術10g, 牛膝10g, 苡仁10g, 苦參10g, 連翹10g, 知母10g, 蠶砂10g, 滑石10g, 甘草10g。

方解:方中知母、黃柏清熱, 苡仁、蒼術、蠶砂、苦參清熱利濕通絡, 連翹清熱且能軟堅, 滑石、甘草清熱利小便, 使濕熱由下而出。 故本方有清熱利濕通絡的功效。

加減法:發熱者加柴胡10g、黃芩10g;肢體疼痛者加忍冬藤15g;口渴加天花粉15g;舌體暗紅加川芎10g、丹參15g。

三、氣血虧虛證

證候:皮膚緊硬,

膚色淡黃, 局部毛髮稀疏或全無;或皮膚萎縮而薄, 肌肉削瘦, 肌膚麻木不仁;周身乏力, 頭暈目眩, 聲怯氣短, 面色不華, 爪甲不榮, 唇舌色淡, 舌有齒痕, 苔薄白, 脈沉細無力。 皮膚硬而薄、以及全身氣血不足諸症為本證辨證要點。

治法:益氣養血, 佐以通絡。

方藥:黃芪桂枝五物東加減。

黃芪15g, 桂枝10g, 芍藥10g, 當歸10g, 川芎10g, 雞血藤15g, 生薑10g, 大棗5枚。

方解:方中用黃芪益氣, 當歸、芍藥養血和營, 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加雞血藤、桂枝活血通絡。 全方具有益氣養血通絡的功效。

加減法:頭暈目眩者加柴胡6g、升麻6g;肌膚麻木者加絲瓜絡10g;肌肉削瘦明顯加山藥15g;納少加炒山楂15g、炒麥芽15g;不寐加炒棗仁10g、首烏藤15g。

四、痰阻血瘀證

證候:皮膚堅硬如革, 捏之不起, 膚色暗滯, 肌肉削瘦,

關節疼痛強直或畸形, 屈伸不利, 胸背緊束, 轉側仰俯不便, 吞咽困難, 胸痹心痛, 婦女月經不調, 舌質暗, 有瘀斑、瘀點, 苔厚膩, 脈滑細。 皮膚堅硬如革、捏之不起、膚色暗滯、舌暗等為本證辨證要點。

治法:活血化瘀, 祛痰通絡。

方藥:身痛逐瘀湯合二陳東加減。

地龍10g, 穿山甲10g, 丹參10g, 桃仁10g, 紅花10g, 川芎10g, 當歸10g, 羌活10g, 陳皮10g, 半夏10g, 浙貝母15g。

方解:方中用地龍、桃仁、紅花、川芎活血祛瘀, 當歸、杭芍、丹參活血養血, 穿山甲、浙貝母化痰軟堅散結, 二陳化痰, 羌活走竄之力宏, 有行氣活血之功。 諸藥合用具有活血化瘀、祛痰通絡的作用。

加減法:若關節痛甚加用青風藤15g;肢冷膚寒者加制附片10g、桂枝10g;肌肉削瘦者加黃芪30g、山藥15g;吞咽困難者加蘇梗10g枳殼10g;胸痹心痛加薤白6g、元胡10g。

五、脾腎陽虛證

證候:皮膚堅硬, 皮薄如紙, 肌肉削瘦, 精神倦怠, 毛髮脫落, 肢冷形寒, 面色晃白, 腹痛泄瀉, 腰膝酸軟, 舌質淡, 舌體胖, 苔白脈沉細無力。 皮膚堅硬而薄、肌肉削瘦、肢冷膚寒是本證的辨證要點。

治法:補益脾腎, 溫陽散寒。

方藥:右歸飲合理中東加減。

熟地10g, 山萸肉10g, 山藥10g, 制附片10g, 肉桂6g, 乾薑6g, 黨參10g, 白術10g, 枸杞子10g, 鹿角霜6g, 巴戟天10g, 淫羊藿10g。

方解:善補陽者, 陰中求陽, 故本方用熟地、山藥、山萸肉滋補腎陰;附子、肉桂、乾薑、枸杞子以溫補脾腎, 溫陽散寒;巴戟天、仙靈脾溫陽補腎, 強壯筋骨;黨參、白術以益氣健脾。 諸藥合用可起到溫補脾腎、溫陽散寒的作用。

加減法:肌肉削瘦明顯者加黃芪30g、當歸10g;皮膚顏色暗滯。 或舌暗有瘀斑者, 加赤芍15g、丹參15g;納少者加炒山楂15g;大便溏瀉者加苡仁10g、蓮子肉10g;腹脹者加厚樸10g、木香10g;關節痛甚者加烏梢蛇10g、威靈仙15g。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