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子暈辨證論治

【概述】

妊娠中、晚期出現頭目暈眩, 或伴浮腫, 血壓升高, 稱為“子暈”。 往往是子痛的先兆階段。 如果子煩與子暈同時出現, 提示病情較為嚴重, 但尚未發展到子痛階段。

【辯證分型】

1、陰虛肝旺:妊娠中晚時期頭暈目眩, 心悸潮熱, 血壓升高。 舌紅或絳, 脈弦或弦細滑。

2、脾虛肝旺:妊娠中晚期頭昏頭重如眩暈狀, 面肢浮腫, 納少便溏, 胸脅脹痛, 血壓升高。 苔厚膩, 脈弦滑。

3、肝鬱痰滯:妊娠中晚期, 頭暈目眩, 胸悶心煩, 脅脹泛惡, 浮腫嗜臥。 苔白膩, 脈弦滑而緩。

【分型治療】

1、陰虛肝旺治法:育陰潛陽止暈。

方藥:三甲複脈東加減。

大白芍12克 阿膠9克(烊沖)炙龜版12克(先煎)麥冬12克 熟地10克 鉤藤10克 石決明12克(先煎)夏枯草9克加減:便秘者,

加火麻仁9克、柏子仁10克;浮腫者, 加澤瀉12克、豬苓10克或茯苓皮10克。

2、脾虛肝旺治法:健脾潛陽止暈。

方藥:白術散加減。

制半夏9克 炒白術12克 明天麻9克 陳皮6克 茯苓10克 白蒺藜10克 石決明12克(先煎)蔓荊子9克 澤瀉10克加減:腹脹者, 加大腹皮10克;頭脹頭暈嚴重者, 加生龍齒15克(先煎)、牡蠣30克(先煎)。

3、肝鬱痰滯治法:理氣化痰止暈。

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東加減。

法半夏10克“炒白術10克 明天麻10克陳皮5克 茯苓10克 蔓荊子9克 郁金9克菊花6克 夏枯草9克 陳膽星9克 竹茹9克加減:痰鬱化熱者, 加黃芩9克、黃連3克;下腹痛者, 加當歸9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