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血不足:神疲恍惚, 喜怒無常, 呵欠頻頻, 心煩不安, 心悸失眠。 苔薄舌淡, 脈細弱無力。
2、陰虛火旺:心煩易怒, 夜寐久安, 夢多善驚, 坐臥不定, 時悲時笑, 搜赤便秘。 苔黃舌紅, 脈細數。
3、痰火上擾:心胸痞悶, 喉中痰黏, 煩亂即怒。 甚則狂怒, 毆打扯衣棄物, 或意識不清, 語無倫次。
4、肝腎不足:神志恍惚, 無故悲傷喜哭, 不能自控, 呵欠頻頻, 徹夜不寐, 轟熱汗出, 心悸神疲。 苔薄, 脈細。
治療
1、心血不足治法:養心安神, 甘緩和中。
方藥:甘麥大棗東加味。
炙甘草10克、淮小麥30克、大棗10枚、炒棗仁10克、柏子仁10克、生地12克、麥冬10克、仇燈心2紮、合歡皮12克、郁金10克加減:頭暈者,
2、陰虛火旺治法:滋陰降火, 平肝清心。
方藥:百合地黃東加味。
野百合30克、大生地15克、知母12克、珍珠母30克(先煎)、煆龍骨20克、生石決20克(先煎)、杭白芍15克、麥冬12克、炒棗仁10克、夜交藤15克、懷牛膝10克加減:胸悶抑鬱者, 加蘇梗10克、合歡皮12克;
便秘者, 加柏子仁10克、瓜萎仁10克(打)。
3、痰火上擾治法:清熱滌痰, 安神開竅。
方藥:溫膽東加味。
制半夏10克、陳皮6克、雲茯苓12克、枳實10克、竹茹12克、遠志10克、菖蒲10克、郁金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黃連5克、大棗9枚加減:痰迷心竅, 神識不清者, 加猴棗散1.5克(吞);苔白膩者, 加蘇合香丸1粒, 吞服。
4、肝腎不足治法:補益肝腎, 平調陰陽。
方藥:二仙東加減。
生地12克、知母10克、黃柏6克、仙茅10克、仙靈脾10克、女貞子12克、首烏12克、淮小麥20克、炙甘草10克、大棗10枚加減:精神抑鬱者,
中成藥
1、知柏地黃九:每日2次, 每次6克, 吞服。 適用于陰虛火旺者。
2、猴棗散:每日2次, 每次1克, 吞服。 適用於痰火擾心, 神識不清者。
3、蘇合香丸:每日工~2次, 每次1粒, 吞服。 適用於痰濁內閉、舌苔白膩者。
4、礞石滾痰丸:每日2次, 每次5克, 吞服。 適用於痰迷心竅、狂躁不安者。
簡便方
1、驗方:丹參15克、遠志10克、磁石30克(先煎)、琥珀末2克(後下), 煎服。
2、百合雞子黃湯:百合45克, 浸一宿, 出白沫, 去其水, 用清水煮, 加雞蛋黃攪勻再煮, 放白糖或冰糖調味。
其它療法
1、耳針:神門、心區(埋針)。
2、體針:針期門、少沖、內關、心俞、隔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