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鼻槁的診斷與預防護理

鼻槁以鼻內乾燥、鼻塞、鼻氣腥臭、鼻粘膜萎縮、鼻腔寬大為特徵。 若鼻氣惡臭者, 又稱臭鼻症。 鼻槁是一種發展緩慢的常見鼻病, 以女性為多, 且在婦女月經期或懷孕期症狀更為明顯。 本病多發生於幹寒地區、乾燥的工作環境, 症狀在秋冬季節比春夏季節為重。 類似于西醫的萎縮性鼻炎、乾燥性鼻炎。

診斷要點

1、鼻內乾燥, 甚則鼻咽乾燥感, 鼻塞, 嗅覺遲鈍, 鼻氣腥臭, 膿涕鼻痂多。

2、檢查可見鼻粘膜乾燥、萎縮, 鼻腔寬大, 鼻道內有黃綠色膿稠鼻涕瀦留或有黑褐色鼻痂。 自幼發病者, 可影響鼻部發育而呈鞍鼻,

以致鼻樑寬而平。

鼻槁的辨證分析:

鼻槁的病因, 內因多以肺、脾、腎虛損為主, 外因多為受燥熱邪毒侵襲, 以致傷津耗液, 鼻失滋養, 加之邪灼粘膜, 發生脈絡瘀阻, 粘膜乾枯萎縮而為病。

燥熱之邪侵襲, 多先傷肺, 燥氣傷肺, 津液受灼, 則枯涸不能上承, 致使鼻竅粘膜幹萎。 邪熱傷絡, 敗津傷肌, 則鼻涕污穢, 痂皮多, 時有血絲涕;若肺腎陰虛, 虛火循經上炎, 津液被耗, 可致粘膜乾燥, 涕痂積留, 咽幹灼熱微痛;若肺脾氣虛, 肺不能輸布津液, 脾不能生化氣血, 使鼻失濡養, 清竅乾燥, 故粘膜枯萎, 痂皮受濕熱薰蒸, 化腐生膿則鼻涕如漿如酪, 鼻氣腥臭難聞。 治療上, 肺經燥熱, 宜清肺潤燥;若肺腎陰虛, 則宜滋陰潤肺;肺脾氣虛, 則宜補益肺脾, 行氣逐邪。

預防與護理

1、保持鼻腔清潔濕潤, 及時清除積留涕痂。

2、禁用減充血劑滴鼻。

3、加強營養, 多食蔬菜、水果及豆類食品, 忌辛辣炙煿燥熱之物, 戒煙酒。

4、積極防治各種鼻病及全身慢性疾病。

5、注意勞動保護, 改善生活與工作環境, 減少粉塵吸入, 在高溫、粉塵多的環境, 要採取降溫、除塵通風、空氣濕潤等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