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所含的營養物質超過了許多食品, 如小麥、小米、玉米等。 有關食品專家分析表明, 紅豆的蛋白質含量為17.5%—23.3%, 澱粉48.2%—60.1%, 食物纖維5.6%—18.6%。
除此之外, 紅豆還含有多種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如鉀、鈣、鎂、鐵、銅、錳、鋅等。 紅豆的營養成分與人們熟悉的綠豆相近, 有些甚至超過了綠豆。
紅豆具有很高的藥用和良好的保健作用, 紅豆藥用可以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通氣除煩, 可治療小便不利、脾虛水腫、腳氣病等, 下面就來瞭解怎樣吃紅豆除百病吧!
紅豆配它橫掃百病李時珍稱紅豆為“心之穀”;《神農本草論》中認為紅豆是食物藥,
1紅豆+鯉魚
煮湯食用, 對水腫、腳氣、小便困難等起食療作用, 還能治療肝硬化、肝腹水、補體虛;
2紅豆+冬瓜
同煮後的湯汁是全身水腫的食療佳品;
3紅豆+扁豆、薏仁
同煮, 可治療腹瀉。
4紅豆+連翹、當歸
煎湯, 可治療肝膿腫;
5紅豆+蒲公英、甘草
煎湯, 可治療腸癰等。
6紅豆+椰子粉、牛奶
同煮, 可以減肥瘦身、清熱解毒、健脾益胃、補血消腫。
做法:將紅豆3勺洗淨, 在水中泡大約20分鐘, 用沸水煮約5分鐘, 再放入燜鍋中約1小時, 直到紅豆熟爛為止。 將2勺椰子粉在幹鍋裡用微火炒至微黃, 然後將椰子粉和冰糖放在燜軟的紅豆中,
1如何判斷自己身體是否有濕?
以下這7條, 如果你有其中一條, 就說明有濕氣存於體內, 如果很多條, 那麼久證明你濕邪之氣已經很嚴重啦, 自己對照著看吧!
1頭髮愛出油
2面部油亮
3睡覺留口水(濕氣飽和自行流出)
4排便粘稠(不易沖掉)且多便。
5小肚子大
6耳內濕(耳禪濕)
7陰部潮濕。
2濕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早晨洗頭未幹出行、晚上洗頭未幹睡覺、刮痧拔罐後8小時內洗澡、習慣性運動後大汗淋漓未消汗後沐浴、在浴池內刮痧拔罐的等等。
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 一濕難去。 濕性黏濁, 如油入面。 ”濕與寒在一起叫寒濕, 與熱在一起叫濕熱,
3祛除體內的濕氣, 方法非常簡單, 只需兩個“藥”。
這兩個藥能當茶喝, 能當飯吃, 而且能解決大問題, 它們一是薏米, 一是紅豆。 這兩種東西, 不需按什麼比例, 每次一樣抓一把, 洗乾淨後放在鍋里加水熬, 熬好後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 就是怎麼熬都不會發黏發稠, 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 上面是淡紅色的湯, 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裡。 熬粥的時候, 水放得多一些,
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
為什麼?因為大米長在水裡, 含有濕氣, 濕性黏稠, 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紅豆和薏米都是祛濕的, 本身不含濕, 所以它們怎麼熬都不稠, 湯很清。 中醫恰恰是利用了它這種清的性質, 來把人體的濕給除掉, 一旦加進去大米, 就等於加進去了濕氣, 所以整個粥就稠了。 雖然味道可能更好了, 但對於養生來說並非好事, 就因為那一把大米, 所有的紅豆、薏米就都白費了, 功效全無。
除了紅豆薏米粥, 大家還可以多瞭解各種食物的性、味, 舉一反三, 自己進行加減, 組成更多適合自己體質的飲食處方來。 這樣, 食物才能真正成為養生的佳品。
4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的方法:
上面介紹了如何去除濕氣, 方子簡單, 功效甚好。 有些人就會問了, 這麼好的方子回家一定要試試, 但首先我得是體內有濕氣的吃了才見效呀。 這麼跟你說吧, 十有九人都會有濕氣, 只是輕重的區別。 那麼究竟怎麼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