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嘔吐多是患者平素脾胃虛弱, 陰血不足。 妊娠之後, 沖脈之氣隨經脈上逆犯胃, 致胃失和降, 而出現噁心嘔吐、不欲食等症。 治療時當以健脾益胃、滋養陰血為根本, 佐以安胎。
大部分女性在懷孕後都會有嘔吐這一現象, 在民間叫“害喜”、“害喜”是“有喜”的標誌, 嘔吐是懷孕的信號。 但嘔吐畢竟是一件讓人不舒服的事情, 孕期長時間的嘔吐也就成了考驗孕婦的一道難關。
顧名思義, 妊娠嘔吐是由妊娠引起的。 婦女從懷孕的第一刻起, 就擔負起了孕育新生命的重任。 我們經常會發現好多孕婦在懷孕初期會有食欲大增的現象,
妊娠嘔吐比較厲害的多是平素脾胃就較為虛弱的女性。 脾胃是人體的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脾胃健, 則氣血足;脾胃虛, 則氣血虧。 脾胃虛弱的女性氣血本來就不太足, 加之妊娠要分流一部分精血給胎兒,
俗話說:人是鐵, 飯是鋼, 一頓不吃餓得慌。 脾胃虛弱會加劇妊娠嘔吐, 妊娠嘔吐, 吃不下東西, 又會傷及脾胃, 時間一長, 整個人身體就缺乏了“動力”。 所以, 除了噁心嘔吐之外, 我們還會發現孕婦變得身體倦怠, 喜歡睡覺。 “脾主肉”、脾虛了, 四肢肌肉沒有東西吃, 就會出現四肢無力、肌肉酸懶、氣短、便稀、泄瀉等症狀。
既然妊娠嘔吐十之八九為脾胃虛弱所致, 那麼要治療和緩減妊娠嘔吐就還得在脾胃的調理上下功夫。 孕期不宜吃藥物, 一曰三餐卻一頓都不能落, 用飲食來進行調理可以說是一種很不錯的選擇。 古代醫著《聖濟總錄》為我們提供了簡單有效的食療方——大棗粥, 可以幫您益脾止嘔。
大棗味甘入脾, 《群芳譜》裡記載“十月取大棗, 中破之, 去皮核, 文武火反復炙香, 煮湯飲, 健脾開胃甚宜人”。 就是說在大棗成熟後, 把它劈成兩半, 去掉棗皮和棗核, 用大、小火反復燒烤, 直到棗香彌漫, 然後用這樣的棗來煮水喝, 健脾開胃的效果會非常好。 中醫也常用大棗來養胃健脾。 如在處方中遇有藥力較猛或有刺激性的藥物時, 常配用紅棗,
一般的脾虛性妊娠嘔吐用大棗粥來調養就可以了, 如果嘔吐厲害的, 可以在大棗粥裡加入一些薑絲。 溫熱辛散的生薑止嘔效果也不錯, 與大棗配伍, 能明顯增強止嘔功效。
平時也要注意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功效的食物, 如五穀雜糧(粳米、玉米、燕麥、黃豆、豌豆、扁豆、刀豆等), 以及山藥、蓮子、芡實、木耳、茯苓、甘薯等。
妊娠嘔吐是懷孕期所特有的現象, 一般堅持3個月後就會自然消失期間既要消除心理顧慮, 不過分緊張, 也要勤勞調解飲食, 做到少量多餐, 及時地補充營養。 相信自己, 一定能夠勇敢地闖過這一關。
附;大棗粥
方源:《聖濟總錄》
用料:大棗10枚, 粳米100克, 冰糖適量。
制法:將粳米、大棗淘洗乾淨, 放入鍋內, 熬煮成粥,
用法:每日2次, 可做早、晚餐, 趁溫熱服食。
功效:健脾養胃, 補血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