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婦科>正文

治療月經病的基本原則和大法是什麼?

療月經病的原則主要有兩點:1、治病、詞經需分先後。 婦人之病, 有先患他病而後致月經病的, 有先患月經病而後導致其他疾病的。 因此, 在治療月經病時, 就應分清主次先後, 本著抓主要矛盾的精神, 如先患他病的, 應先治他病, 待他病痊癒, 月經病也就會好轉:如先患月經病, 治療就應先調理月經, 當月經病治癒, 其他疾病也就隨之消失。 2、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 在治療月經病的過程中, 還應分清標本緩急, 採取急則治其標, 緩則治其本的原則。 比如痛經之症, 疼痛劇烈, 甚至汗出肢厥, 治療就應以行氣話血止痛為先,

待疼痛緩解後再對因治療。 又如崩漏為患, 出血甚急, 治療就應先以止血為要, 留得一分血, 便有一分生機, 當出血和緩再辨證治療。 此為治療月經病的一般原則, 但在具體運用時, 還須結台四診, 肚臟腑、經絡、氣血之盛衰, 分清寒熱虛實, 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治療月經病常用的大法有:1、理氣血。 血為月經之本, 經行屢耗其血, 所以月經病以血病為多。 但氣為血帥, 血為氣之配, 血氣相互資生, 互相為用, 故血病必多累及氣, 氣病又多累及血, 因而氣血失調是導致月經病的重要機理之一。 因此, 治療月經病首先要理氣血。 如氣虛宜補氣升提;氣逆宜降逆;氣滯宜行氣散結, 血虛宜補血養血, 血瘀宜活血化瘀, 血寒宜溫經散寒,

血熱宜清熱涼血。 但要注意“補虛不滯邪, 攻邪不傷正”, 使氣血調勻, 經脈通暢, 則月經病自愈。 2、舒肝氣。 肝藏血, 司血海, 肝氣條達則血海寧靜, 經脈流暢, 月經按期而至。 若氣鬱不迭, 血行不暢, 則月經後期而至, 或經行乳脹, 或痛經;鬱而化火, 迫血妄行, 則月經先期或量多, 若肝氣逆亂, 血海蓄溢失常, 則使月經先後無定期, 經量或多或少。 此類病症, 當以治肝為要, 所以占人有“治經肝為先, 疏肝經自調”之說。 治療對應根據鬱者宜疏, 亢者宜柔的原則, 遂其條達之性。 但舒肝之品多辛竄, 易劫肝陰, 因之應與養血柔肝之品參用。 3、和脾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 而沖脈又隸于陽明, 是以谷氣盛營血充, 則血海滿盈, 月經正常。 若脾胃受病,
失其生化、轉輸、統攝之權, 則月經病隨之而生。 所以治月經病宜健脾和胃, 資其化源, 使氣血充沛, 月經即正常而行。 4、養肝腎。 腎為先天, 主藏精, 為生長發育之本。 《女科經綸》曾謂:“月水全賴腎水施化, 腎水既乏, 則經水日以乾涸。 ”如月經初潮延遲, 或青春期月經失調, 或更年期月經紊亂, 多因腎中精氣未實或腎氣漸衰而致。 故補腎以調經, 尤為重要。 陽虛者宜溫腎助陽, 陰虛者宜滋腎填精。 又腎藏精, 肝藏血, 兩者同居下焦, 肝血賴腎精以滋養。 若腎精不足, 肝失所養, 肝火偏亢、則易致經行頭痛、經行發熱, 月經先期, 或為崩漏, 若肝血不足, 肝陽偏亢, 又可灼傷腎精, 而使月經過少, 甚至經閉。 因此, 養肝腎, 益精血也是治月經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5、補心脾。 心主血, 胞脈屬心而絡胞中, 脾統血, 為生化之源, 所以心脾平和, 則經候如常。 如七情內傷, 心脾氣結, 則月經不調。 如《素問·陰陽別論》說:“二陽之病發心脾, 有不得隱曲, 女子不月。 ”若勞倦過度, 心脾兩傷, 氣血不足, 也可引起很多月經病。 可見, 補益心脾, 生化氣血, 亦為治療月經病的要著。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