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對霍亂的診治

霍亂是以突發腹痛, 嘔吐, 腹瀉為主要表現的胃腸疾病。

中醫病機

類霍亂是因食入含有邪毒的食物, 或因寒濕暑熱等邪內侵, 使胃腸氣機紊亂, 運化失常所致。

體征

1.一般有食物不潔及同食者多同時發病, 或有感受暑濕熱毒、寒溫失調等病史。 以夏秋季為多見, 起病及病勢較急。

2.以腹痛、嘔吐、腹瀉為主症, 少數病人可有發熱。 始感腹部不適, 繼之噁心嘔吐, 腹部絞痛陣發:隨之腹瀉, 嘔出物多為食物殘渣及膽汁, 大便呈黃水樣, 或夾有粘液。 腹部壓痛明顯, 腸鳴漉漉。 口渴尿少, 疲乏, 皮膚乾燥, 眼球深陷。

中醫類證鑒別

1.霍亂:有進入疫區或接觸史, 先瀉後吐, 無腹痛或腹痛不甚, 吐瀉物為稀黃水, 或如洗肉水, 或如米討水, 迅速出現目眶凹陷、螺紋乾癟, 多有轉筋等津液喪失之征, 大便培養發現霍亂弧菌或副霍亂弧菌。 病情急重, 如失於救治, 短期內可致陰竭陽亡。

2.暴瀉:一般無同食者同時發病現象, 以腹痛、腹瀉為主, 嘔吐不嚴重, 大便呈黃水, 偶帶粘液, 大便檢驗有粘液, 一般無巨噬細胞發現, 懸滴試驗陽性。

3.暴痢:散發為主, 裡急後重, 發熱明顯, 大便有膿血粘液, 糞檢可見巨噬細胞, 培養獲痢疾桿菌。

中醫治療

(一)辨證論治:

1.寒濕困脾證:泄瀉清稀甚至水樣, 腹痛。 腸鳴, 脘悶, 噁心嘔吐, 吐物清稀, 食少, 苔薄白或白膩, 脈濡緩。 溫中化濕。 胃苓東加藿香、木香等。

2.脾胃濕熱證:大便稀溏、甚或水樣, 夾帶粘液, 噁心嘔吐, 發熱, 渴不多飲, 口膩納呆, 脘腹脹痛, 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 脈濡數。 清利脾胃(濕熱)。 燃照湯或蠶矢東加減。

3.食滯胃腸證:大便稀溏, 矢氣腐臭, 腸嗚, 脘腹脹痛, 噯氣, 嘔吐酸餿, 納呆厭食, 苔腐膩, 脈弦滑或沉實。 消食和中。 保和丸或香連導滯丸加減。

4.脾虛濕困證:便溏腹脹, 食少脘痞, 噁心嘔吐, 神疲乏力, 肢體沉重, 苔白膩, 脈濡緩;健脾利濕。 調中益氣東加茯苓、澤瀉等。

5.津氣虧虛證:上嘔下瀉, 口渴引飲, 神疲氣短, 皮膚乾癟, 眼球凹陷, 舌紅苔幹, 脈細數無力。 益氣生津。 生脈散加山藥、石斛、烏梅、白芍等。

6.陽脫證:大便稀溏、滑脫不禁, 噁心嘔吐, 面色蒼白, 四肢厥冷, 冷汗淋漓, 精神恍惚, 舌淡苔滑潤,

脈微或浮數無根。 回陽固脫。 回陽救急東加減。

中藥

嘔吐較甚者, 可服玉樞丹, 0.3~06, 加生薑汁5~7滴, 開水調服。 泄瀉甚者, 偏寒用純陽正氣九, 3g/次;偏熱用紅靈丹, 0.3~0.6g/次。

針灸

針灸療法:取中脘、內關、足三裡, 重刺激, 留針15分鐘。 嘔甚加合穀;瀉甚加天樞;腹痛甚加公孫。 陽氣虛脫者可灸關元、氣海、足三裡等穴位。 或用刮瘀療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