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蛔蟲病的發病機理

蛔蟲病是小兒最常見的一種腸道寄生蟲病, 特別是廣大農村兒童得病更多。

蛔蟲寄生在人體的小腸裡, 每條雌蟲一天一夜可以產卵達20萬個。 大量蟲卵隨大便排出體外, 在適宜的條件下可發育為成熟的蟲卵。 把帶有成熟蟲卵的人糞澆蔬菜, 或乾燥後的蟲卵隨風飄揚, 都會污染環境而進行傳播。 如果吃生瓜果或未炒熟的蔬菜, 可把蟲卵吞下胃腸道。 田間勞動婦女未洗淨手餵奶, 也可將蟲卵帶給嬰兒。 幼兒喜爬在地上玩耍, 手上沾染了蛔蟲卵, 如拿東西吃或咬手指, 都可引起蛔蟲病。

成熟蛔蟲卵到了小腸內就變成幼蟲。

幼蟲穿過人的腸壁粘膜, 經淋巴管及血循環到肺, 再沿支氣管、氣管到達喉頭, 然後咽下, 在小腸內發育為成蟲。 從幼蟲在呼吸器官內移行過程, 可瞭解到為什麼患蛔蟲病的孩子經常容易咳嗽。

蛔蟲寄生在人體內不僅影響小兒的營養和生長發育, 還因蛔蟲有見孔就鑽的習性, 當環境不合適的時候, 如發熱、消化不良或打蟲藥劑量不足等;蛔蟲就會在腸子裡面亂鑽。 如果蛔蟲鑽到膽管裡, 可發生膽管炎或膽道蛔蟲, 若鑽到闌尾裡可發生闌尾蛔蟲, 若扭結成團阻塞腸道, 就引起蛔蟲性腸梗阻, 有的甚至鑽破腸子而造成腸穿孔。

發現有蛔蟲病的孩子應及早驅蟲。 對幼稚園小朋友既要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

又要及時驅蟲, 避免發生以上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蛔蟲併發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