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步驟:
01 紅參苓術燉牛腱, 做法:紅參、雲苓8克、白術3克、牛腱150克、薑片適量。 將牛腱洗淨切片, 再與洗淨的藥材一起放進燉盅內, 加清水300毫升, 隔水燉2小時即成。 紅參味甘微苦性平, 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凡氣血津液不足之症皆可應用。 雲苓味甘淡性平, 健脾利水, 寧心安神。 白術味甘微苦, 性溫, 健脾燥濕、利水、安胎。 牛腱性平味甘, 能補中益氣。
02 扁豆苡米燉雞腳, 做法:雞腳100克、扁豆10克、苡仁10克、雲苓6克、生薑1片。 將雞腳去衣洗淨飛水, 再與洗淨的藥材一起放進燉盅內, 加清水300毫升, 隔水燉2小時調味後服用。 扁豆味甘性溫,
03 紅參石斛竹絲雞, 做法:紅參3克、石斛3克、竹絲雞150克、薑片適量。 將竹絲雞去毛洗淨切塊, 再與洗淨的藥材放進燉盅內, 加清水300毫升, 武火隔水燉2小時即可。 紅參能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石斛味甘性平, 養胃陰、生津液、滋腎陰、潤肺補脾除虛熱。 烏雞治虛勞、消渴、滑泄、下利、崩中帶下等症。
04 養胃冬瓜湯, 做法:冬瓜(帶皮)500克, 火腿50克。 將火腿先加入蔥、姜, 水煮半小時, 再加入冬瓜, 小火燉約15分鐘, 加入作料。 冬瓜性平, 冬瓜皮能利水、除熱;火腿具有養陰和胃、健脾開胃的功效。
05 薏米扁豆化濕粥, 做法:粳米50克, 薏仁、扁豆各30克, 荷葉、佩蘭各15克。 薏仁、扁豆用溫水浸泡2~3小時,
06 牛奶粥, 做法:大米100克, 牛奶500克。 大米淘洗乾淨, 加水旺火燒開後, 改用小火煮成粥時, 倒入牛奶攪勻, 繼續用小火熬煮約40-50分鐘即成。 可直接食用也可根據口味加糖或鹽。 功效:補益氣津養胃生肌。
07 雙魚湯, 做法:花膠100克, 鮮魚腥草100克。 花膠用水泡半天, 切成細絲, 加入1500毫升水, 旺火燒開後, 改小火熬煮約50分鐘, 再加鮮魚腥草滾10分鐘即可, 調味後食花膠飲燙。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
08 鮮蘆根粥, 做法:新鮮蘆根100克, 青皮5克, 大米100克, 生薑2片。 將鮮蘆根洗淨後, 切成一釐米長的細段, 與青皮同放入鍋內, 加適量冷水, 浸泡30分鐘後, 武火煮沸, 改文火煮20分鐘。 撈出藥渣, 加入洗淨的大米, 煮至大米開花, 放入生薑, 再煮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