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放線菌病(pulmonary actinomycosis)系由厭氧的以色列放線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
這菌為正常人口腔、齲齒、扁桃體隱窩中的常存菌。
多數由於口腔衛生不良,
吸入含有放線菌顆粒的分泌物而發病。
也可來自血行播散或腹部病灶的直接蔓延。
本菌在厭氧條件下瓊脂培養,
生長球形菌落。
在組織內呈色黃顆粒,
通稱“硫磺顆粒”,
系由菌絲纏結而成。
鏡檢為革蘭陽性的0.5~1.0μm的菌絲團,
四周菌絲呈放射狀排列,
菌絲末端膨大呈棒狀。
病因
放線菌屬原核生物,
具有細菌的特徵,
其增殖不是孢子形成或絲狀芽生,
而是通過細菌分裂複製,
絕大多數為厭氧菌或兼性厭氧菌,
因此在無氧環境中生長最好,
在組織內生長則緊密聚集在一起,
肉眼可見,
稱為顆粒,
以色列放線菌是最常見病原菌,
其他如賴氏放線菌、粘放線菌等也可致病。
放線菌常寄生於人體口腔黏膜、牙齦、扁桃體、結腸等處。
當機體抵抗力下降,
可因口腔分泌物吸入而侵入呼吸道,
首先在支氣管內引起病變,
再侵入肺實質,
亦可由於食管病變向縱隔蔓延,
或腹部感染穿過膈肌波及胸膜和肺,
在肺部引起化膿性肺炎,
並經葉間隙、胸膜侵犯胸壁、肋骨,
形成竇道。
也可侵入血循環,
引起全身播散。
該病的病理特徵是多發性膿腫、瘺管、肉芽增生和纖維性變。
病原菌入侵後,
在組織內最先引起白細胞浸潤,
形成多發性小膿腫,
膿腫穿破形成多個竇道,
在膿液和竇道分泌物中可以見到硫黃顆粒,
病變晚期,
慢性肉芽組織增生,
病變鄰近組織纖維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