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線檢查在分流量較大的病人, 可見肺充血、肺動脈影增粗和搏動強、肺動脈總幹弧凸起、主動脈弓影明顯、左心室增大。 近半數病人可見主動脈在動脈導管附著處呈局部漏斗狀凸起, 稱為漏斗征, 其表現在正位片中為主動脈結陰影下方並不內收, 而繼續向左外膨隆, 隨後再向內呈斜波狀移行於降主動脈陰影。 在左前斜位片中見在降主動脈開始處主動脈驟然向內收縮。 偶爾在左側位片中可見在主動脈弓的下端附近有未閉的動脈導管小片鈣化陰影。
(二)心電圖檢查可有四種類型的變化:正常、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合併肥大和右心室肥大,
(三)超聲心動圖檢查可見左心室內徑增大、二尖瓣活動幅度及速度增加。 二維超聲心動圖可能顯示出未閉的動脈導管。 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可探測到從降主動脈經未閉動脈導管進入肺動脈的血流。
(四)心臟導管檢查和選擇性指示劑稀釋曲線測定右心導管檢查的主要發現是肺動脈血氧含量較右心室的血氧含量高出0.5容積%以上, 肺血流量增多, 肺動脈和右心室壓力可能正常或略為增高, 心導管可能由肺動脈通過未閉的動脈導管進入降主動脈。 肺動脈壓顯著增高者可有雙向性或右至左分流, 此時動脈血氧含量尤其是下肢動脈血氧含量降低。
在未閉動脈導管較細左至右分流量少的病人, 可用帶有鉑電極的心導管放在右側心臟各部和肺動脈, 病人吸入氫氣作氫稀釋曲線測定來發現, 此時在肺動脈水準曲線提前到達, 到達時間短於4秒。
(五)選擇性心血管造影選擇性主動脈造影可見主動脈弓顯影的同時肺動脈也顯影, 有時還可顯出未閉的動脈導管和動脈導管附著處的主動脈局部漏斗狀膨出, 有時也可見近段的升主動脈和主動脈弓擴張而遠段的主動脈管徑較細。
動脈導管連接肺動脈總幹(或左肺動脈)與降主動脈, 位於左鎖骨下動脈開口處之下;胎兒期肺尚無呼吸作用, 故大部分血液不進入肺內, 由肺動脈經動脈導管轉入主動脈。
未閉的動脈導管有管型、窗型和漏斗型等三種類型, 其長度從2~30mm不等, 直徑5~10mm不等, 窗型者則幾乎沒有長度, 漏斗型者肺動脈端較窄。 本病可與其它先天性心臟血管病合併存在, 常見的是主動脈縮窄、大血管錯位、肺動脈口狹窄、心房間隔或心室間隔缺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