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 而咳嗽是呼吸系統疾病最常見的症狀, 因此, 此時一旦孩子發出陣陣咳嗽聲, 父母也變得著急起來——寶寶又生病了?
新生兒的肺部及支氣管等都還沒發育完善, 容易受外界的刺激而產生病患, 應堅持母乳餵養, 注意氣候與衣著, 儘量不要去人群擁擠的地方。 據瞭解, 目前還沒有什麼有效的藥物可以預防新生兒咳嗽的, 再者, 是藥三分毒, 過多的服藥對新生兒的成長也不太妥。
一、寶寶咳嗽不一定是病
為了讓寶寶止咳, 父母常常再三懇求醫生趕快開些好藥止住咳嗽。
從醫學角度出發, 咳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防禦反射, 是人體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唯一辦法。 3歲以下的小兒咳嗽反射較差, 痰液不易排出, 如果父母一見小兒咳嗽, 便給予較強的止咳藥, 咳嗽暫時停止, 但痰液不能順利排出, 而大量蓄積在氣管和支氣管內, 會造成氣管堵塞。 另外, 小孩子早上起床有幾聲輕輕的咳嗽, 這是生理現象, 只是清理晚上積存在呼吸道的黏液, 父母不必擔心。
二、注意疾病引起的咳嗽
但同時, 寶寶的咳嗽症狀還是應該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 因為它也是諸如感冒、支氣管炎、咽炎、哮喘、肺結核等疾病的表現。
·聽音辨病
1、普通感冒:咳嗽時帶痰, 不伴隨氣喘或是急促的呼吸, 不分白天黑夜;
2、百日咳:猛烈而沙啞的陣咳——呼吸一次陣咳多達25下。 孩子用力吸氣的時候會發出尖銳的吼鳴聲;
3、哮喘:持續咳嗽並常常伴有喘鳴或氣喘, 咳嗽時間長達10天以上, 晚上或是在運動後病情會加重, 而且當孩子接觸到花粉、冷空氣、動物皮屑、粉塵或是煙霧的時候, 咳嗽都會加重;
4、流感:由喉部發出的、略顯嘶啞的咳嗽, 隔一段時間咳一下, 有時候乾咳, 有時候帶痰;
5、細支氣管炎:咳嗽時有痰或伴有氣喘, 呼吸短促、微弱, 或是呼吸困難;
6、反流性食道炎:孩子進食之後出現氣喘及持續的沙啞的咳嗽;
7、義膜性喉炎:表現為強烈的乾咳, 聲音非常清晰, 類似於海豹的吼叫聲, 通常發生在午夜。 這種聲音不同於你以前聽到過的咳嗽聲。
三、其他情況引起的咳嗽
1、如果孩子的咳嗽是突然發作, 要警惕是不是嗆了東西, 鼓勵他將異物咳出來。 否則立即就診, 必須分秒必爭。
2、因為痰堵塞引起的咳嗽, 就要幫助咳痰。 具體做法:你坐下, 讓寶寶頭朝下趴在你的膝上, 寶寶頭的下方放痰盂。 然後用整個手掌有節奏地輕拍他的背部, 不要太用力。 利用拍擊產生的震動, 將氣道深處的黏液向上排。 同時鼓勵孩子腹部用力,
最後, 如果發現寶寶發生了咳嗽, 父母應確保他不會著涼, 否則很可能引起支氣管炎。 若在室內, 關閉空調冷風或漏風的門;若在戶外, 找個避風的地方, 或者可以用身體為孩子抵擋冷風。
四、家庭護理
光吃藥不護理, 對寶寶疾病的恢復沒有好處。 因此, 父母應該認識到家庭護理的重要性。 可護理工作應從哪些方面做起呢?
·生活護理
1、鼓勵孩子多休息。 睡覺時可用幾個枕頭把孩子後背和頭撐起, 以防止分泌出的黏液滴落到他的喉嚨。 嬰兒可在頭部的褥墊下放一個枕頭;
2、讓孩子有一個無煙的環境, 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避免煤氣、塵煙等刺激;
3、孩子病時不要洗澡, 因為洗澡會使血液迴圈旺盛,
4、減少戶外活動的時間, 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5、對於反復咳嗽生病的孩子, 平時應該加強身體鍛煉, 增強抗病能力;
6、關注天氣變化, 注意冷暖, 做到及時增減衣服。
·飲食護理
通用的原則是:
1、給予孩子可口、清淡、有營養的飲食;
2、少吃鹹、酸、辣等味道較重食物;
3、給予溫熱的飲食, 麵條、片湯都很好;
4、不吃涼的食品飲料, 遠離霜淇淋、雪糕、冰汽水。
另外, 咳嗽時急速氣流從呼吸道黏膜帶走水分, 炎症造成黏膜缺水, 因此, 父母應注意給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