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逆反心理VS脾氣倔強

逆反心理是指, 人們彼此之間為了維護自尊, 而對對方的要求採取相反的態度和言行的一種心理狀態。 青少年中常會發現個別人就是“不受教”、“不聽話”, 常與教育者“頂牛”、“對著幹”。 這種與常理背道而馳, 以反常的心理狀態來顯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為, 往往來自於“逆反心理”。

不少父母心中有著苦惱, 孩子長大了脾氣倔強, 不象以前那樣聽話, 與父母的關係變得不那麼和諧, 甚至十分緊張, 父母為孩子作出種種安排, 孩子卻偏不高興去做, 喜歡頂牛, 這種逆反心理的產生, 有來自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內在因素,

也有因為父母教育不當, 不理解孩子造成的。

孩子從小學進入中學, 生理上發生劇烈變化, 心理上也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表現在成人感、獨立感的增強、產生認識自己、塑造自己的需要, 及情緒“閉鎖症”等方面。 少年從自己的身體變化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孩子, 而是大人, 對父母的反復叮嚀、包辦代替感到厭煩, 他們常常喜歡發表自己的意見, 並且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 對父母的話不僅不太聽得進去, 有時還會有意無意地頂撞父母。

從心理角度來看, 孩子在小學時注意力和興趣主要集中於自身以外的周圍世界, 而到中學, 他們把目光開始轉向自己, 從外貌、性格特點到別人難以察覺的內心世界, 都要自我審視, 生活中往往崇拜一些偶像,

如電影明星、體育明星和歌星。 小學兒童對父母往往無話不談、無事不說, 心中的喜怒唉樂皆可在臉上顯現, 到了青少年時期, 隨語言能力和認識能力的提高, 控制情緒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孩子開始學會如何恰當地表達情緒和控制感情, 做父母的如果忽視孩子的這些生理變化, 彼此之間感情就會疏遠, 產生矛盾。

因此, 做父母的首先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 逐步改變教育方法, 不要老是採用撫育嬰幼兒的那種包辦、監護的方式。 其次, 應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給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利, 與孩子談話應平等商討, 如果孩子脾氣倔強, 也要耐心教育, 不要用命令、訓斥的口氣, 粗暴和強制的方法更是錯誤的,

切忌霸道作風。 第三, 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要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採取熱情關懷的態度, 親切溫和的語氣, 尊重理解的氛圍, 此時, 孩子便可感受到父母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是最可信賴的人, 父母和孩子的感情才能得到交流, 孩子也容易接受教育和指引。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