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詳細詢問病史 病毒感染所致突聾病人可清楚地提供流感、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咽痛、副鼻竇炎等, 或與病毒感染者接觸的病史, 這些可發生在聽力損失前幾周。 血管病變致突聾者可提供心臟病或高血壓史, 也可有糖尿病、動脈硬化、高膽固醇血症或其他影響微血管系統的系統性疾病的病史。 迷路膜破裂患者多有一清楚的用力或經歷過氣壓改變的病史, 如困難的排尿、排便、咳嗽、打噴嚏、彎腰、大笑等或游泳、潛水、用通氣管或水下呼吸器的潛水或異常的飛行活動。
(二)全身檢查 應針對心血管系統、凝血系統、新陳代謝和機體免疫反應性。
(三)實驗室檢查 包括血象、血沉、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血小板計數等。 血清學檢查分離病毒和抗體滴定度測量, 還可考慮血糖、血脂、血氮和血清梅毒試驗。
(四)耳鏡檢查 鼓膜常正常, 也可微紅。
(五)聽力檢查 純音測聽氣骨導閾值上升, 一般在50dB以上。 聽力曲線分型以平坦型為主, 也有高頻漸降型、高頻陡降型或輕度低頻下降型。 閾上測聽、言語測聽、聲阻抗測聽、耳蝸電圖檢查及聽性腦幹反應用於鑒別耳蝸和蝸後損害、瞭解聽力損失的性質、程度和動態。
(六)前庭功能檢查 應包括變溫試驗、位置性眼震試驗、瘺管試驗、Romberg試驗, 必要時作眼震電圖檢查。 八木聰明等報告51例突聾, 初診時50側做位置性眼震檢查, 38例出現位置性眼震。 48名作眼震電圖檢查, 30例可見水準眼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