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 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致的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及姿勢異常。 一般來講, 在小兒患上腦癱病症後, 家長顯然是需要對其腦癱的原因進行查找的, 以便做好防治工作, 那麼, 腦癱的發病原因有哪些呢?
患兒引起腦癱的原因主要有:
1、孕婦的原因:孕婦腹部外傷、孕婦先兆流產、產前出血, 妊娠毒血症以及胎盤早剝、前置胎盤、胎盤壞死或胎盤功能不良等。 此外包括孕婦的某些慢性疾病, 如高血壓、肝炎、糖尿病、吸毒、藥物過量等。
2、腦部受傷:如分娩過程中嬰兒腦部受傷,
3、早產和胎兒發育不良:胎兒宮內感染, 宮內生長緩慢, 先天畸形;新生兒體重少於2500克, 腦癱可能性大大增加。
4、某些遺傳病和新生兒核黃疸。
5、缺氧窒息:包括胎兒在母親子宮內缺氧窒息、分娩時新生兒缺氧窒息、呼吸窘迫綜合症、周身迴圈衰竭、紅細胞增多症。
6、妊娠時的環境變化:胚胎在母體子宮內發育時, 極易受外界環境因素如物理、化學或生物因素的影響, 尤其對8周以內的胚胎更為敏感, 引起胚胎的分化發育障礙, 產出先天畸形。
腦癱是指由於出生前、出生時、嬰兒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症。 腦癱患兒常見的典型症狀有:
1、哺喂困難, 如吸吮無力、哭聲弱或多哭、易受驚嚇。
2、腦癱患兒常表現為過分安靜, 主動運動少。
3、運動發育落後, 如3~4個月大的嬰兒俯臥位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 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 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兩下肢過於挺直、交叉等。
4、患者經常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 如雙手屈指內收、雙拳緊握、前臂內旋、頭頸後仰等。
5、反射異常, 腦癱患兒神經反射常表現為原始反射延緩消失、保護性反射減弱或延緩出現。
治療腦癱的方法有很多種, 中醫辨證施治、對症下藥的治療方法對於腦癱的治療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具體的療法如下:
1、元氣不足證
症候:神氣怯弱, 表情呆滯, 形羸自汗, 不語少言, 耳失聰, 目不明, 肢體拘攣不用, 關節屈伸不利, 舌苔白或舌體胖,
治法:大補元氣, 疏經通絡。
方藥:補陽還五東加減。
主要藥物:川芎、赤芍、黃芪、桃仁、當歸尾、紅花、地龍等。
2、真陰耗損證
症候:神倦乏力, 腰酸腿軟, 健忘失眠, 煩急易怒, 盜汗便幹, 手足心熱, 舌紅體瘦或有裂紋, 苔少, 脈細數。
治法:滋陰益氣, 溫通筋脈。
方藥:補益地黃丸加減。
主要藥物:肉蓯蓉、巴戟天、鹿角、熟地黃、菟絲子、桂心、牛膝、木瓜等。
3、瘀血阻絡證
症候:面色晦暗, 肌膚甲錯, 青筋暴露, 筋脈拘急, 上肢屈曲, 下肢僵直或伴有疼痛, 舌質紫暗或有瘀點, 脈細而澀。
治法:活血化瘀, 通經開竅。
方藥:通竅活血東加減。
主要藥物:紅花、赤芍、桃仁、老蔥、麝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