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牙根”入腦導致腦膿腫
長期以來,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牙疼不是病, 疼起來真要命”。 牙疼真的不是病嗎?記者瞭解到, 現實生活中, 很多人對牙病確實不以為然, 疼的時候固然咬牙切齒, 但是疼痛一過, 只要還能吃飯, 立馬就把牙病拋到九霄雲外。 專家說, 口腔疾病不僅使很多老年人深感失去牙齒而無法咀嚼的痛苦, 其致病菌還可以引起或加重胃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和關節病及併發症, 嚴重危害全身健康。 同時, 它還影響心臟、肺、腎等重要臟器功能。 事實上, 口腔亞健康已成為身體亞健康的重要表現之一。
“不肯拔爛牙, 其病毒可能通過血液迴圈進入腦部, 從而導致腦膿腫!”專家告訴記者, 幾年前她接診過這樣一個病例。
牙周病細菌可進入血液迴圈
關於牙病和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關係的研究, 這些年得到了全世界醫學界的關注。 研究發現, 牙周病可引起細菌進入人體的血液迴圈, 從而啟動免疫細胞。 而這些免疫細胞則能產生細胞因數, 由此對全身健康產生破壞性的影響。 比如在胰腺裡, 過多的細胞因數就很容易對負責產生胰島素的細胞造成破壞, 而該類細胞的減少容易引起Ⅱ型糖尿病, 哪怕這一切是發生在一個其他方面健康狀況均良好的普通人身上。
除了糖尿病, 人類健康的另一個殺手——心血管疾病也正在被越來越經常地與口腔健康聯繫在一起。
刷牙可以預防老年性肺炎
專家介紹, 刷牙不僅能保持牙齒衛生, 預防蛀牙, 而且對整個口腔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 因為, 每個正常人的口腔中都藏有數以億計的細菌, 漱一次口可使細菌減少15%~25%, 而刷一次牙, 可使細菌減少70%左右,
此外, 多數人不瞭解刷牙還可以預防老年性肺炎。 老年人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都有所下降, 口腔中的異物易錯吸入呼吸道, 引起吸入性肺炎。 刷牙時, 牙刷刺激牙齦、牙槽引起的興奮傳入中樞神經系統, 可使中樞神經所支配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功能增強, 有利於保護呼吸道。